第九百七十六章:大将军之殇

    第九百七十六章:大将军之殇 (第2/3页)

   “去吧,送兴庆宫,天亮之前必须返回政事堂!”

    政事堂现在的办事效率已经是以往的十倍不止,按照他的要求,政事堂办公是些人不歇政务的,所有的负责官员,分班轮流,就连宰相也必须随时有一人坐堂当值。

    当然,现在的政事堂已经有了第五琦和韦见素。韦见素第三度为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的低调,第五琦则与之相反,血气方刚,踌躇满志,时时有着大展拳脚的念头,处置公务比夏元吉还要效率个七八分。

    经过了仅仅一个月的整肃,原本人浮于事,争权夺利的朝廷气象也为之一新,许多积压了两三年之久的政务竟也都被翻腾了出来,一桩桩,一件件的得以解决。

    日上三竿,苗晋卿精神饱满的来到政事堂,今日是要接册书的,那是朝廷对他的正式任命。在夏元吉既羡慕又极度的目光中,一身绯袍官府的他双手接过了册书,巡抚朔方、陇右二十一郡,这个差使是从未听过的,但仅凭字面就能猜得到其职权范围。待仔细看过册书以后,苗晋卿再一次被震惊了。

    朔方、陇右的两大节度使都要归他节制,最厉害的是,他作为巡抚两大地方的长吏,已经有权开府建牙,能够开府建牙就意味着拥有牙兵。也就是说,巡抚这个差使所行使的不仅仅是监察之责,更有节制提调之责。

    在一瞬之间,他顿时觉得双手所捧的册书变得沉甸甸的,有些难以负重。

    “苗侍郎,啊不,以后该称呼巡抚君了,可不要辜负了秦大夫的信重与托付呦?”

    “那是自然,苗某叮当竭心为国效力!”

    他不能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毕竟是个很尴尬的问题,而官场上的所有人也都十分有默契的对这个问题避而不谈。只埋头做事,不去理会那些个虚名。毕竟,在秦晋和神武军的领头下,唐朝又迸发出了希望,大有走出此前的困境的希望,恢复昔日的盛世境况也许并不远了。

    如果在安禄山刚刚起兵造反那两年,朝野大臣们绝对不会对这种现状妥协的,那时的他们毕竟还沉浸在虚妄的盛世中难以自拔。然则,自从至德天子登基以来,国势每况愈下,最终竟导致帝国都城长安也陷落在了蕃胡之手,尤其是长安陷落于蕃胡之手的那段日子,给满朝文武带来了太多不堪回首的记忆。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记忆,文武官员们才抛却了那些不切实际的虚妄执念,从最实际处出发,谁能带着大唐走出困境,重振昔日国威,谁就可以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威。

    秦晋和神武军在合适的时机出现了,让他们重新看到了希望,并且政事堂在秦晋的策划和整改以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面貌焕然一新,昔日陈靡腐臭,你争我夺的政事堂与之相比,判如天上地下,孰优孰劣,公道也自然在人人心中。

    “按照新制,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