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六章:冤狱终平反

    第九百八十六章:冤狱终平反 (第2/3页)

十天,大军必须出征,否则就要错过了通过祁连山口的最后时间!”

    郑显礼对此到不担心,道:

    “实在不行,可以直接由灵武穿过隔壁,直达河西,当初下吏追随封大夫走过几次,也正好省了绕道陇右的功夫!”

    穿越隔壁是十分危险的,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秦晋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神武军出现大量伤亡,不过郑显礼是神武军一系中战斗经历最丰富的人,而且十分熟悉河西、安西的地形,只思忖了一下就点头答应。

    次日一早,宵禁刚刚解除,郑显礼就迫不及待的赶往预备学堂,其时预备学堂已经接到了来自秦晋的军令,便十分配合的接待了他。

    接待之人正巧是王仁礼,他第一个就像郑显礼推荐了葛文卿,葛文卿自打妹妹获救,大仇得报以后,无论训练还是演习,都卯足了劲,所有的教官看在眼里,都觉得他是个不错的苗子。

    王仁礼知道郑显礼西去不仅仅要讨伐灵武吐蕃残兵,还要趁势西进,开疆拓土是可以想见的,这对于有些急功近利的葛文卿而言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俗话说,功与名但在马上取,比起按部就班的在预备学堂熬资历,当真不如到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杀出个未来。

    “葛文卿是进士出身,又上得了马,拉得开工,绝对是一等一的好苗子,只要假以时日,一定是个允文允武的全才!”

    听着王仁礼近似于喋喋不休的介绍,郑显礼憋了半晌才歉意的笑道:

    “俺这次来是选炮兵的,既不用上马,也不用开弓,只要胆子大,身体好,识不识字倒在其次……”

    王仁礼得知了郑显礼的选拔要求后禁不住笑了,他这完全是选拔精锐军卒的标准,这预备学堂里出去的人,将来可都要做将军的,怎么能同日而语呢?

    “不管做什么,允文允武,总比不能文,不能武的强吧?”

    “说的也是,那俺便见一见这个葛文卿!”

    除了葛文卿,王仁礼又一口气推荐了三十多人,这些都是他平日里极为看好的学生,让这些人早点上战场,也好早一日为朝廷效力,立功受赏封侯。

    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郑显礼的选拔方法,可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

    所谓的胆子大,就是单独考核待选的学生时,命人冷不防的在其身后敲锣,巨大的锣响声之后他便仔细观察受考察者的面部表情与身体反应。结果合格者自然寥寥无几!

    王仁礼憋不住发笑,便询问郑显礼何以有这种奇怪的选人方法。郑显礼也不隐瞒,便将炮兵的所要面对的问题说了一遍,除了胆子大以外,更要有着过人的心态,遇事冷静,处变不惊,因为阵战之上,炮兵很多时候是要冲到步卒前面开炮的,如果因为过份的靠近危险而乱了心神,很可能就来不及在敌军发起冲击前撤出战场,不过以突然在人耳朵后敲锣当做选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