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愤青的怒骂

    第二百七十四章 愤青的怒骂 (第2/3页)

    接下来发言的是刚刚升为侍中的王珪,这是王子瑜的叔父,正经的亲戚,武元庆想着这家伙要是说话不中听自己就少骂两句,没想到不愧是亲戚,王珪发言就一句话,就是表明自己是支持颜师古的,然后对窦静和李百药的话不敢苟同。

    王珪之后说话的同样是刚刚升官的一位,也是武元庆的老相识,原大理寺少卿戴胄,这家伙受到李世民的赏识变成了户部尚书。

    戴胄话同样不多,而且也不得罪人,就说方才几位说的都有道理,不过还是比较倾向于颜师古的意见。

    接着出来的竟然是和武元庆有仇的温彦博,这家伙同样也是刚刚升了官变成了中书令,成为了真正的宰相,而且爵位也提升了,变成了虞国公。

    一跃成了和武元庆老爹武士彠一样的巨头,前两天李承乾说起这家伙还在唉声叹气,说自己皇帝老爹太看重温彦博了,自己打小报告都没能让这家伙降职,变得和薛元敬一样,反倒是升职了。

    这尼玛一下三个升官的家伙挨着发言,难道是商量好的?

    相比前两位,武元庆想也知道温彦博这家伙说不出好话来,只是没想到说的话更不是人话,只见温彦博出班朗声道:“徙于兖、豫之间,则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也。”

    这番话一说,武元庆就准备蹦出来开骂,没想到有人比他还快,竟然是千古明镜,诤臣第一人的魏征同志。

    只见魏征怒气冲冲的说:“突厥世为寇盗,百姓之仇也;今幸而破亡,陛下以其降附,不忍尽杀,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夫戎狄人面兽心,弱则请服,强则叛乱,固其常性。今降者众近十万,数年之后,蕃息倍多,必为腹心之疾,不可悔也。晋初诸胡与民杂居中国,郭钦、江统,皆劝武帝驱出塞外以绝乱阶,武帝不从。后二十馀年,伊、洛之间,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