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飞天

    第三百九十五章 飞天 (第2/3页)

    这是武元庆以前给李泰上物理的时候讲过的一个知识点,并且告诉知道这点就可能造出让人飞上天的装置.

    而能够飞上天的可能,也正是当初李世民愿意让李泰跟着武元庆学习的最重要一个原因.

    对于飞天,中国的古人一直都在孜孜不倦的追求.

    除了神话中的神仙飞升,古人也在做着可以飞天的工具.

    传说木匠的祖师爷鲁班,据《墨子.鲁问》中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为鸢,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当然这个究竟事实如何人们不得而知,或许确有此事,或许只是传说.

    不过可以看出,制作能飞上天的东西很早很早的先贤就开始在尝试了.

    除了这不知真假的木飞鸟,中国古人还发明过很多飞行工具.比如风筝,东汉末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坊间就有了用纸做的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

    除了风筝还有孔明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后世常用来放飞祈福的.

    但早期的孔明灯却是用于军事上传递消息的.孔明灯的由来,据说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还有一种,中国小孩们常常玩的玩具竹蜻蜓也可以归入古人发明的飞行器之中.

    公元前五百年中国人制成了竹蜻蜓,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孩子手中的玩具。在十八世纪传到欧洲,启发了人们的思路,被誉为“航空之父”的英国人乔治·凯利一辈子都对竹蜻蜓着迷。他的第一项航空研究就是在一九七六年仿制和改造了“竹蜻蜓”,并由此悟出螺旋桨的一些工作原理。他的研究推动了飞机研制的进程。并为西方的设计师带来了研制直升机的灵感。

    这些都是让物体上天,而第一个让人上天的,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