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为中原的食谱添砖加瓦

    第五百二十四章 为中原的食谱添砖加瓦 (第2/3页)

擀面,刀削面,饸烙面,抿蝌蚪,猫耳朵,焖面,剔尖,擦尖等等,反正常吃的一星期不带重样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而饼子的种类那也是相当多的,光是煎饼就好几种,其中最常吃的是发酵过加了糖精的玉米面煎饼,还有光白面加葱花的葱花煎饼.

    完了还有干面饼,就是用的死面,然后中间夹一层用盐,油,面活的馅,干面饼刚出炉的时候最好吃的,脆脆的,一股热气带着盐香,油香直往鼻子里钻,这也是武元庆的最爱.

    他小时候最喜欢吃了,大冬天人家没有热的,他小小的人儿就站在炉子前攥着钱告诉人老板说你给我热一下,然后一直等饼子给热好了,才会掏钱给老板.

    然后就是烙饼了,常吃的是葱油饼,再一个则是油炸烙饼.这个其实很葱油饼差不多,不过不是葱油饼和面那么软,面比较硬,是用油炸的.

    另外一种武元庆念念不忘的是冬天时候家里会做炒面,这种面炒面可不是煮好的面条炒的,而是炒的面粉.他们老家那里叫茶,也有地方叫茶面,油茶面的.

    做法有差别,他们老家的很简单,用小米面粉或者黍米面粉炒,当然也有用白面粉的.

    把面粉配上花椒碾磨的细粉外加食盐一起炒,炒成焦黄装.然后吃的时候就是把水煮开了往里边掺入茶面就行,不像其他地方油茶什么的那么浓稠,还加上什么芝麻酱之类的,他们不加什么都不加,茶汤很稀非常稀.

    然后喝茶要配的饼子是在炒茶面同一天烤的,那饼子叫麻油饼.

    不是因为饼子是用麻油做的,而是因为饼子里边的馅儿是炸油剩下的麻子.

    粗玉米面做皮,里边夹着薄薄一层加了盐的麻子壳,咬一口麻油饼,喝一口茶那感觉唇齿留香,好吃爆了.

    嗯,不好意思说着说着又扯远了.

    这时候的大唐没有胡辣汤也就算了,连像样的饼子都没有,武元庆就觉得不开心了,作为一枚吃货武元庆觉得自己应该为中原地区的食谱添砖加瓦出一份力.

    那炒菜什么的会做的他基本都做了,在长安也都在上层人家传开了,连东西市的酒楼现在主打菜也早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