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政治手段

    第五百五十六章 政治手段 (第2/3页)

回去,又会有别的人被抽调走.

    假设说一个部落青壮年是一千人,因为府兵轮换征调,每次抽调两百人的话,那这个部落真正意义的青壮年就只有八百,时常少两百人,战斗力必然也就少了很大一截的.

    整个算下来,就是相当于草原上的战斗力被去掉了两成.

    不但增加了草原牧民的归属感,还增加了大唐军队的人数,实力,外加顺便削弱了草原上牧民的实力,一举三得的事情就一个府兵征调的命令就达成了.

    但草原上实力不强也不是光有好处,坏处也不少,那就是另一个草原国家薛延陀总是不停觊觎着邻居的土地,牛羊以及女人.

    被大唐占领的草原上,因为养殖的牛羊马,以及产出的羊毛等都销往大唐腹地,牧民这几年生活水平是节节攀升,可是他们的武力却不强盛.

    而薛延陀相反,自从大唐和东突厥开战的时候,薛延陀趁火打劫,抢夺大唐的胜利果实,被大唐狠狠教训了一顿,把吃到嘴里的都吐出来以后,薛延陀就对大唐是怀恨在心.

    以前草原上是东突厥最强大,薛延陀是小弟,等东突厥被灭后,薛延陀就由小弟变成了可以掌控自己命运的国家,而且有被大唐皇帝册封,所以还是名正言顺的,可以吸引其他部族来投的国家.

    然后大唐又没有要在草原上发展部署武力的打算,辖下的牧民武力也被大大限制,这就造成了薛延陀一家独大,成了草原事实上的老大.

    兼并,笼络了一帮草原上的回纥、仆骨、奚族等其他部族后,薛延陀势力更大了,但势力的增大却没有相配的经济财力.

    可以说薛延陀的强大是畸形的,军事上在草原已经没有敌手,可经济上却还是很原始的,自给自足都做不到,大唐又强大的不行,想像以前那样抢掠都不可能.

    于是记吃不记打的薛延陀又动起了歪心思,他们盯上了大唐占领区的原突厥还有其他一些部族的牧民.

    在他们想来,大唐没有往草原上部署重兵,就说明大唐不是很重视这里,只不过是需要草原上的牛羊马匹还有羊毛罢了.

    那我们占领了以后也可以给大唐提供这些东西嘛,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