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年轻侍从

    第1264章 年轻侍从 (第2/3页)

了夺权;说诸葛亮是六姓的代表?可诸葛亮一生辅佐的,又确实是蜀汉。这样诸葛亮一想起这事,就为难的很。

    虽然为难,但诸葛亮好歹心中还是有底的:只要自己不死,黄顺就不会乱来。既然不能主动削弱夏吟坊来追求刘氏的安全,那就只能行“拖”字诀:只要诸葛亮尚在,刘氏地位就稳如泰山。

    所以,不用别人提醒,诸葛亮自己就很注重养生,丞相府里的大部分公务,都推给了马良、蒋琬、董允他们,诸葛亮自己每天里更多的时间是在琢磨着如何强身健体,如何配置营养搭配更合理的饭菜。

    现在,白雪特意这么提醒黄顺,让黄顺狠狠的想了一番白雪的用意:看来,不是姐夫就是姐姐,又有事找自己了。

    自从上次诸葛瞻兄弟闯祸,姐姐有段时间没找黄顺了。诸葛瞻也被黄婉贞带回了成都,留在身边看管。没走黄顺的路子,通过诸葛亮的安排,诸葛瞻在马良那边从小吏做起,开始接触政事。

    诸葛亮如此安排也算是有的放矢。诸葛瞻从小就聪明,又处在六姓的高层圈里,接触到的大智慧大谋略不少,无论是智谋还是手段都够使,欠缺的就是基层的锻炼。只有让诸葛瞻充分了解基层,才能了解人情世故,从而能够在以后的岁月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经过两三年的历练,诸葛瞻还真有了脱胎换骨般的改变,几次向诸葛亮请辞,要在家里闭关苦读,为以后的再次出仕做准备。

    诸葛亮也知不能把诸葛瞻一直压在基层,几经考虑,便也同意了。从诸葛瞻赋闲居家算起来,现在也有半年多时间了。黄顺想来想去,姐姐姐夫找自己,最有可能的事情,还是为了诸葛瞻的前途着想。

    也罢,这些年,随着夏吟坊的实力飞跃式提升,更因为夏吟坊离开了襄阳,搬迁至成都,没了那些十姓老一辈的倚老卖老,这些人情相托之事,已经很少到黄顺面前。能够求到黄顺面前的,数来数去,十个手指头就够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