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九斗碗(上)

    第六十章 九斗碗(上) (第2/3页)

起袖子,吩咐厨房帮工的汉子开火准备油锅了。

    后厨的案板上,摆放着一大扇的猪五花肉,刘芒用手指按了按,满意的点了点头。

    相比于城市,农村自然有农村的好处,就好比这猪肉来说吧,城市里肉贩卖的猪肉都是从饲养场里拖回来的,瘦肉率高,生长快,但由于喂食的是饲料,所以肉质并没有那么好吃。

    而农村里的猪一般都是农户自己饲养的,大多喂的是剩饭、谷糠野菜之类的。

    这种猪肥肉虽然多了些,喂养的时间也可能需要七八个月甚至一年,但肉质丰腴,是做中国菜最好的食材。

    摆在刘芒面前的这块五花肉,模样形成层次分明的五层。肥的雪白,瘦的鲜红,轻轻按下去,脂肪层能快速弹起,手上也能沾上油花,这些特点是城市里常吃的瘦肉型猪所没有的。

    刘芒先将这一大片猪肚皮肉改刀成四方四正的大块,然后放入沸水大锅中先小煮一会。

    扣肉这道菜全国各地的菜系里都有,只不过叫法不一样,但做法基本差不多。

    据传,中原汉人南迁后,生活贫寒,很多人从事体力活,劳动强度大。平时一般很少荤食,而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

    他们吃的菜,口味偏咸,用的酱料较为简单,一般仅用生葱熟蒜、香菜调味。

    于是客家人将五花肉加上配料进行制作,再将肉垫在梅菜干上蒸煮,制作了一道色泽油润、香气浓郁的美味佳肴。

    时过境迁,这道菜肴逐渐名扬四海,它就是现在全国各地流行的扣肉原型。

    做扣肉一般都要经过三个步骤——煮、炸、蒸。

    现在做菜用的是油桶改制的大灶,烧的是干柴,火力强劲。大块的猪肉在锅里翻滚着,很快就变了模样。等到猪肉煮熟去尽血水,用筷子一插能插到底后,第一步就完成了。

    刘芒将煮熟的猪肉放在案板上晾干,等到稍稍凉了一下后,便叫五眼用特制的钉刷在肉皮上扎出小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