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结果

    第二十六章 出人意料的结果 (第3/3页)

开,天才刚刚亮,陆家明和李桂芹便早早的起床准备好农具,信心满满的开始了一年里繁忙的旅程。

    这水稻种植不像小麦和玉米,可以直接播种,而是首先要在样板田里培育稻苗。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为了种出更加优质的大米,陆家明特意选取了个大饱满的稻米作为种子。再经过耐心细致的培育,一个多月后就会在样板田里长出绿油油的稻苗,到时候再将培育好的稻苗拔出,重新移植到30亩水田地里。

    自从承包了这30亩水田地,陆远方便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利用工作和学习之外的时间多看农业方面的报纸和杂志,有时还跑到镇农业站找道王文坤共同探讨水稻栽植技术,争取学到更好的水稻种植技术,掌握最新的农业资讯。

    从平整土地到培植样板田,前后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陆远方也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回家帮忙,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稻苗生长的品质。

    一个多月的时间很快过去,时间很快进入到阳历四月,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画眉鸟不时的从水田间掠过,第一季水稻栽种的时间已经到来。

    陆远方家样板田里的稻苗很是扎眼。由于他家的样板田专门选择在承包的东湖水田地里培育,再加上平日里陆家明管理有效,所以稻苗看起来长得又高又粗。

    平日里,天还没亮陆家明就早早起床满大街的捡着粪便,有时还拉着地排车跑到镇上学校和单位的厕所里找粪便,不但不要人家的清理费,还请求人家一定要把粪便留给自己,不要让别人拉走了。为了这事,还闹过不少笑话呢。

    为了存放这些粪便,陆家明在自家口粮田里垒了一个大池子,专门用于粪便的存放和发酵,按照需要定期往水田地里加肥料,这样不但保证了水田的养分需要,还避免了肥料的流失。

    一个农民哪能懂这么多道理,这些全都是陆远方在书本上学到的,现在用起来还真是效果明显。这些知识让这个种了半辈子地的老农民刮目相看,知识就是力量啊,不能再愚昧的用过去的笨方法种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