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诗会 (下)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78章 诗会 (下) (第1/3页)

吴大儒依旧老样子,不等其他人的议论停下来,就开始点评颜天佑的诗作。

    “你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何用‘上’,而不用‘下’,是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颜天佑你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的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陆大师亦点评道:“你这是一首咏物诗,意在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不过,这一点让老夫摸不着头脑,你小小年纪,哪里来的这么多的多愁善感?”

    听到陆大师的话,颜天佑心里就是一汗,暗道:忘记这茬儿了,挑选诗的时候也没注意。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仕途坎坷,政治失意的情况下写的,表达了苏轼欲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希望报效国家的志向,却又郁郁不得志的无奈。

    脑子里一转弯儿,颜天佑计上心头,躬身说道:“晚辈确有报效国家之意,不过,不是走仕途,而是从军,只是由于年岁太小,不到年龄。所以才生出无可奈何的感叹。”

    大唐从军年龄在十五岁到四十五岁之间,不到年龄,军队一般不收。而科举考试却没有这么一说,所以,颜天佑才这么说。

    颜天佑话一出,周围的人看颜天佑的眼神都变了。大唐尚武,从军进入军旅,沙场杀敌,马革裹尸还,是不少热血青年的愿望。颜天佑的话,说出了在坐不少青年心中的愿望。

    只见,身穿白衣紧身长袍的陆中平站起来说道:“颜小兄弟道出了我等心中的愿望,在下也有从军报国之念,若将来能与颜兄弟沙场并肩作战,定当生死与共,马革裹尸还。”

    别人抬举他,颜天佑自然得接着,说道:“当有这一日,佑定不忘今日之言,必与陆兄马踏阴山,再复冠军之志。”

    陆中平接话道:“好,当有此志。”

    湖心亭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