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7章 千古功过杨沂中,我的荣耀,我的功名

    1797章 千古功过杨沂中,我的荣耀,我的功名 (第2/3页)

俊帐下悍将杨沂中,他那对冷冽漠然的眸子往李孝忠所率领的义军骑阵那边乜将过去,他脸上仍是不见喜怒之色,只是缓缓的举起了手绰的大斧,按部就班的要指挥麾下军健抵御敌军。似乎对于杨沂中而言,要截杀的兵马无论是何出身,与自己所统领的宋军儿郎实则又有甚共同的志向都没有关系。只要所尽忠的朝廷指定那厮们是敌人,便以足够能促使自己对其痛下杀手,不必留半点情面。

    然而当初杨沂中也算是累代军将世家出身,曾几何时也是血气方张的青壮豪士,当初还曾放话称“大丈夫应当用武功博取富贵,怎能俯首贴耳成为腐儒”这等抵触按朝廷旧例教文臣干涉武将军政,打压武人儿郎的忿言愤语。年轻气盛且自幼打熬磨砺武艺的军旅世家子弟,当然也有股矢志马上立功名,眼里容不得分毫苟且腌臜勾当的血勇锐气。

    可是自从自己曾任永兴军路总管的祖父杨宗闵于力抗金虏战死中阵亡于沙场,本来任麟州建宁寨知知父亲杨震同样殉命于在抵御金军鞑虏的战事之后,杨沂中也变得愈发的沉鸷寡言起来。按说自己的祖父既曾做得一路兵马总管这等高阶武职,又是殉职于抗金战事,杨沂中按说也能得受福荫于军中委以重用,可是他几乎也仍是凭着自己舍命厮杀,数次从尸山血海中摸爬滚打出来,才一步步的在军中爬升到如今恁般地位。而个中原由,久而久之也教杨沂中大概想了个明白......

    行伍将士,为国家出生入死十几年,就算饱受戎马倥偬苦楚,拼得葬命埋骨于沙场上,往往也及不上能够讨得方今天子、朝中权勋欢喜的几句美言。

    自己的父亲、祖父尽皆赴国难壮烈牺牲,世人固然要赞他们是为国不惜成仁取义的忠烈军将,可是这却又能如何?人死万事休,也依然是无力改变大局。杨沂中越是矢志要在如今恁般时节成就不世之功,就越是深以为自己就必须不计一切代价的于官路仕途往上爬,唯有秉旄仗钺,方能成就大业,然而统掌一方的军权既然是朝廷赋予的,为官之道,有些规矩便决计不能触犯,官场上一些心照不宣的人情世故,自己也必须顺从。多少年来为国家舍身阵亡,自以为是杀身成仁的将士难以数计,可是官家又可曾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