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一朝风起 九州云荡 216章:坐而论道 立而上言 跪而奏事下

    一卷:一朝风起 九州云荡 216章:坐而论道 立而上言 跪而奏事下 (第2/3页)

才缓缓开口道:“前朝大殷时,文人弱骨,武人跋扈,朝歌是杀出来的皇帝,听不得半点反对的声音,如今这些世族在那时都得颤颤栗栗的跪而奏事,一句不当,便是杀身之祸,单是有名有姓记载在史书里被当朝杖杀的就有百人之多。”

    “大殷酷刑,民不聊生,刑法之严,以劓刑为例,当年的大殷古都里甚至到了没鼻子的人比有鼻子的多,故而民众诧异有鼻之人,而察行劓刑为常。”

    “我大汉开朝高祖,平定六合横扫八荒,开朝之后文风甚重,不以君威压人,才有了坐而论道之说。”

    “正因如此,君王退一步,臣民便进一步,没了权法制约,当时的丞相权力甚至比天子还大,连圣诏都能被批红驳回!连后宫选妃都要让丞相点头!君轻臣重,酿成朝野动荡,天下作乱之象。后由景运帝重辟政令,延续至今,我刘家不敢说做的有多好,可比起大殷时的跪而奏事,前五百年的坐而论道,如今的立而上言有何不妥?凭什么世家要和皇家坐而论道?”

    一向不争少有和人面红耳赤的怡亲王微喘,用比聂朗砸案台更大的力度重重的锤击数下,激昂神态好不收敛,几乎是失礼到鼻尖顶着聂朗的额头嘶吼道:“我大汉千年!刘家家寿和国祚一同绵长,有君王死社稷,有君王守国门!皇兄日夜勤勉;继位已到四年无子嗣,天底下所有人都想着坐在龙椅上的滋味,可坐在龙椅上的哪一个又活的称心如意?”

    聂朗摁住他的双肩,压了下去。

    “朝中定有同党,于一锐也不会是唯一一个浮出水面的,依我之见,甚至凉州的叛贼和江南的逆王都与其有染,只是不知究竟有多少人罢了。”

    恢复理智的怡亲王默不作声,咬着嘴唇在案台上用指做笔划出一个字,让聂朗眼皮一跳。

    “聂老……”

    聂朗起身稽首道:“汝南聂氏,世受国恩!请王爷宽心!”

    ……

    天水郡平沙城。

    如今凉州官场上炙手可热的不是以往一篇妙手丹青绝佳好文就能冠绝群士的文人,反倒成了凉州监军秦朗,一个粗略识得百字的莽夫,顺势接连带着凉州刺史梅忍怀这一派数十位官员一同水涨船高,除了一向不对外大开道门的云家外,平沙城大大小小权贵的府邸遍布梅忍怀亲信嫡系的脚印,就连金家也数番诚邀几位以往都得看人脸色的官员作客,自然毫无例外都是梅忍怀的下属。

    九州刺史,无一刘姓。除了这位上位细想起来颇是蹊跷的梅姓寒士,其余八位都是各地滔天权势通天门的世家出身,这也是皇室可以退一步的做法,封王封侯很难,百年来也出不了几位,就只有在别的地方给予这帮掌控天下笔墨钱袋的世家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说白了还就是三者,钱袋子;笔杆子、刀尖子,握的住才坐得稳,这一点如今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