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长安朝廷

    第九十三章 长安朝廷 (第2/3页)

有一点的敬畏,他比胡人更加可恨,我必须除去此人。”刘琨神色坚定的说道。

    “咱们怎么除?人家什么实力。”跟楚云交好的刘定却嘀咕了一句正好被刘琨和刘群听到。

    “你说什么?”刘琨瞪了刘定一眼,把刘定吓坏了,他双膝一软跪在了刘琨面前。

    “父亲,三弟说的不错,楚惟忠手下大军十几万,的确难以抗衡?”刘群当然也听到了刘定的话,他首次认为弟弟说的没错,楚云表现出来的实力,让刘群又嫉妒又忌惮,当时如果父亲同意这些都是他的。当然刘群不知道正因为楚云有了这么强的实力,又不肯听从朝廷的号令才让刘琨下定决心灭了铁血军,谁知道铁血军竟然挺了过来。刘琨这么久想不通并不是因为后悔,他刘琨做事从不后悔,他被匈奴人打的晋阳都丢失了也没有后悔过。他担心的是楚云跟赵染、令狐泥这些逆贼一样投降胡人,到时候并州就完了,而且朝廷也很难撑得住,想到这里刘琨的脸色又阴沉了起来。

    “父亲要不然我们请拓跋叔叔帮忙,代王兵强马壮,控弦之士数十万,我就不相信代王灭不了小小楚惟忠。”刘群看到父亲的样子立刻出起了主意。

    刘琨缓缓的摇了摇头:“代王内部不稳,暂时是无法出兵的,而且现在辽西公(段氏鲜卑首领)和石世龙鏖战,代王跟双方的关系都一般,他还想要看看有没有机会扩大自己的疆域,他短期绝不会出兵。”刘群有些失望,刘琨思索了一会发现短期并没有什么好办法,突然他看到了自己的三子刘定,刘琨眼睛亮了起来。

    “定儿,我要你去一趟上党郡。”刘琨突然说道,在一边老老实实跪着的刘定惊讶的抬起了头。

    ——晋都城长安

    鞠允大军从北地郡回师,从去年到今年的几个月,鞠允数次击败匈奴人,甚至把大晋上下最恨的叛徒赵染击杀,大大鼓舞了朝廷的士气,因此整个长安的人都出来迎接大军,鞠允一时间志得意满。

    赵染可不是普通的叛徒,因为这个家伙当年晋朝的擎天之柱、掌控整个关中兵马的南阳王司马模战死,使得长安失守。差一点就让晋朝灭亡,要不是司马邺逃了出来,现在有没有朝廷还两说,而赵染在其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因此赵染的死,让长安上下欢欣鼓舞,甚至比起楚云收复洛阳更鼓舞人心。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极大的鼓舞了镇守秦州的南阳王司马保对朝廷的信心。司马保是老南阳王司马模的儿子,赵染的背叛让他的父亲司马模被杀,甚至连他的母亲都被赐予了胡人为妻,这对司马保是奇耻大辱。现在鞠允杀死了赵染,为司马保报了仇,这让朝廷对司马保有了交待。

    至于为什么朝廷这么重视司马保也是有原因的,不光是因为他是晋朝的宗室,最重要的是朝廷依仗司马保的支援。司马保占据秦州,是长安朝廷最重要的支持者,长安的粮草和兵马大半都出自秦州。

    自从凉州张轨死后,凉州对朝廷的支援越来越少,司马保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想让司马保继续支持朝廷,就必须拿出诚意,而这一次赵染的死就死最大的诚意。

    长安朝廷虽然是在晋愍帝司马邺统治下,但是司马邺今年才十几岁,大权都被鞠允和索琳、梁芬等人统治。没有强有力的帝王,使得长安内部十分不平稳,就算是在大敌当前内部纷争都十分激烈,当然这也跟几个人做事很不地道有关系,当年保护司马邺来到长安的第一功臣阎鼎被几人逼着出走,被胡人杀害,也成了他们抹不去的污迹。这一次取得了连续的大胜,鞠允觉得终于可以压制内部,从而振兴朝廷了。

    晋憨帝司马邺亲自出城迎接,一行人满心欢喜的祭天祭祖,然后几位重臣都聚到了皇宫。鞠允已经是左仆射、领军、持节、西戎校尉、录尚书事,兼任雍州刺史,他的官位已经升无可升,因此小皇帝给他的几个儿子都封了官,真可以说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爱卿辛苦了。”司马邺详细的听取了战事的经过,他的心里激动不已,他才十几岁,对外界的一切都很感兴趣,因此听得精精有味,鞠允看到皇帝如此,也十分得意。

    “陛下,这一次虽然左仆射击退了匈奴人,但是却只是暂时的,匈奴人百万大军不可小觑啊。”尚书郎辛宾突然开口说道,他一说完大殿上的气氛顿时凝固,鞠允等人瞪了他一眼,最终还是没有斥责。

    倒不是说他的官职很大,而是众人给他哥哥辛勉的面子,这个辛勉可是鼎鼎大名。洛阳城破之后,他也被俘虏,于是跟着晋怀帝一起到了匈奴汉国的都城平阳。刘聪想让他当官,让他担任光禄大夫,辛勉却以忠臣不事二主为由,固辞不受。刘聪就派人带着毒酒吓唬他,告诉他如果不给我当官就毒死你,辛勉端起来就喝,把使者吓了一跳,刘聪听到之后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