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九十二章 水西安氏

    正文 第六百九十二章 水西安氏 (第2/3页)

国,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威宁、赫章二县。明代乌撒君长被赐封为乌撒土知府,并和水西君长一样采用汉姓——安。

    从济火之后,唐时阿佩,宋时普贵,元时阿画,这些水西彝人头领都在中央王朝开国时纳土袭爵,继续执掌水西地区统治权,直到清朝的康熙时改土归流,在千余年的各朝各代更替中,水西安氏总是能率先纳土内附,足见其识时务及大局观,也促成了安氏一族统治水西地区时间长达1370多年,绝对称得上是中国历史最长的世家。

    而天启元年贵州的奢安之乱,将水西安氏和明朝和谐的关系彻底打破。当时贵州彝汉矛盾日趋复杂化与尖锐化,中央政府所派出的流官不但渔肉百姓,苛收重赋,对当地的土司们也是苛责打骂,视为贱民,常常以改土归流这把刀子举在土司们的头上。

    而长期以来的世袭的土司制度,流官们也加以干涉,凡世袭者必向流官上私纳黄金已为不成文之陋规。如天启初年,水西安位继承祖父职位,光是贵州分守兵备副使邵应祯一人就向安氏“索该酋金银常例,不下两、三千金”。而不纳金者,“承袭有积至二三十年不得职者”,与水西安氏世代为姻亲的永宁奢氏是为例,万历年间奢氏首领奢效忠死后,奢氏陷入了效忠亲弟奢崇明与效忠庶子奢崇周的土司位置争夺战,而永宁总兵郭成,马呈文竟然利用双方混战之机,出兵赶火打劫,将“奢世九世积财,搜掠一空”。而在奢崇明成为代永宁宣抚使后,当地流官却以“行堪未定”为由,拒绝承认,并多次向朝延议请将永宁地区“改土归流”。长期高压的政治,使奢崇明日益滋生叛意。

    天启元年,明朝在后金战线上吃紧,要求水西永宁二土司征兵赴辽作战,这成了奢安之乱的导火线,奢崇明调集兵马两万至重庆,但一方面,明政府拒不发放军饷军粮,本应发放的四十万两饷银也只给了四万两,另一方面,重庆巡抚徐可求又指责奢崇明所调之兵大都老弱病残,毫无战斗力,要求遣回永宁重新征调。

    奢崇明以此为机,扯起了反旗,率领二万徐可求所说的“老弱病残”永宁军攻占了重庆,杀巡抚徐可求及其它官员二十余人,并分兵攻占了合江、纳溪,遵义等重镇,后来还围攻成都达一百多天。之后,奢崇明建立大梁国,自号大梁王。

    奢安两氏虽然也有利益冲突,但其世代联姻,整体利益是根本一致的,此时水西安氏首领安尧臣刚死,其子安位年幼,尧臣妻奢社辉摄事,水西大权掌握在奢社辉与安尧臣之弟贵州宣慰司同知安邦彦手中,奢社辉和安邦彦听到奢崇明起事的消息后,没有过多的犹豫,也举起了反旗。速度的占领了毕节、安顺、沾益等地。

    在西南水西安氏的影响力量巨大的,此次战乱因为安氏的加入而升级,一时间西南地区土司纷纷响应。水东土司宋万化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