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零三章 多尔衮之死

    正文 第七百零三章 多尔衮之死 (第2/3页)

盘算半刻后朱宏三叫来军机处的军机姚启圣,现在军机处不是侯方域了,侯方域这个人十分讨厌,在神武四年朱宏三在水西搞清乡并屯时,侯方域多次指责朱宏三手段太狠有伤天和,朱宏三一气之下将侯方域撵到新设立大方县城去当知县去了。

    军机处这边朱宏三想起来几年前有一个浙江的秀才给自己上书拍马屁,被内阁那帮阁老厌恶贬到吕宋去了。军机处正需要这种人才,朱宏三一纸调令将这个浙江会稽的秀才姚启圣调到身边,当了自己的大秘书。

    姚启圣现在刚二十七岁,还不是后世电视剧上那副干巴小老头的样子。姚启圣听到皇帝唤自己,赶紧躬身问道:“请问陛下有事吗?”

    朱宏三经过这几个月的相处十分喜欢这个姚启圣,他比以前的侯方域圆滑多了,就是有反对意见也是浅谈既止,不像侯方域那样直戳你肺管子。

    “熙之,你记一下,给武昌的刘思赉发命令,让他视机抢占汉阳,在长江北岸建立据点,同时尽量囤积军需。还有给扬州的余应桂也发去同样的命令,让他囤积军需!”

    姚启圣身为军机,自然知道全国的军情,听皇帝这么说赶紧问道:“陛下,可是要准备北伐了?”

    北伐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是一个挺时髦的词,它往往代指历代南方政权为恢复中原,越过长江黄河天堑,统一全国的举动,但实际效果往往差强人意,往往以失败告终,说明历史上中国的北方无论是政治、军事、经济实力都明显高于南方,南方统一全国的条件与时机还不成熟。

    历史上北伐成功的大概只有两例,一是明朝朱元璋北伐推翻了元代的统治,另一例是近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的北伐,最终在形式上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这两次北伐成功正是因为当时整个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到南方,所以南方不管在人口、经济、武器装备上都要强过北方,北伐自然能成功。

    但是因为南北地域差异,北高南低,从南向北进攻还是有些难度的。所以朱宏三早在神武元年定下战略就是先占有两淮,然后占领山东,最后攻占北京。不过现在朱宏三实力强大,除了两淮正面战场,朱宏三还准备了一支偏师,这就是武昌的湖广总督刘思赉。

    刘思赉退到九江后,在这里顽强的狙击满清济尔哈朗带领的军队。济尔哈朗借着缴获的明海军的内河炮艇,数次进攻九江,有一次都已经攻进城中,但是被顽强的守军撵出城去。刘思赉等人坚持了两个月,终于在神武二年五月份等来了增援,由赵国良带领倭国派遣军两个师回来了。

    随同赵国良一起回来的还有海军十几艘军舰,这可是上千吨的大军舰,完全不是那种一百多吨的内河炮艇能比的。随着援军的到来,济尔哈朗知道自己已经不是明军的对手,带着军队退守武昌,准备依托武昌和汉阳的坚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