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梁山泊

    第一百二十八章 梁山泊 (第2/3页)

道:“不,就我和两个家丁,其他人让他们回家。”

    冯若舒知道这个管家打得什么主意,自己跟着让人回家报信,哼哼,等到南京你陈演就不行了。

    冯若舒也不怕这个管家耍花招,说道:“正好,我的家人都在京师没跟来,你们三个跟着也不错。”说完叫来老管家冯福让他带人上船。

    王云昌看到事情结束,拱手说道:“老师慢走,学生等候老师入阁的好消息。”

    冯若舒点点头,领着朱宏三上船接着跑路。

    看着聊城渐渐远去,朱宏三说道:“舅父大人好口才,刚才那段才子佳人的故事真是感人。”

    冯若舒说道:“你怎么知道三小姐不是真心相随?”

    朱宏三心中大骂:“你这个老家伙谁能跟你去守活寡?”但是嘴上没说什么,只是嘿嘿笑了两声。

    冯若舒和朱宏三也没多解释,问道:“主公,咱们下一站到那?”

    朱宏三说道:“下一个地方就是济宁还大一点儿,过了济宁就要进入湖泊了。现在湖里不太平,咱们要加快赶路,只有过了骆马湖进入黄河才能平安。”

    冯若舒说道:“但愿咱们能快一点儿赶到淮安。”

    运河经过聊城就进入寿张县地界,这地方还有一个小地方叫梁山泊,也就是一百零八条好汉聚义的地方。

    现在北方大乱,山东不像河南陕西等地被流寇杀的千里无鸡鸣。山东在明末还算可以,除了几次满清入关基本上还算是太平。

    大运河作为南北联系的脐带不禁养活了几百多万北方人口,也养活守护运河的十二万漕丁和多如牛毛的盗匪。

    运河离开聊城就进入了湖泊密集区,从梁山泊开始到宿迁进入黄河要经过骆马湖、微山湖大小湖泊八个。

    经过三天的航行朱宏三一行来到梁山泊的入口安山镇。再往前就是梁山泊了。

    朱宏三和冯若舒站在船头看着号称八百里水泊梁山的梁山泊,朱宏三说道:“这地方就是梁山泊?也没有说的那么大吗。”

    冯若舒说道:“梁山泊是由黄河进入安山湖形成的,自从正德三年黄河夺淮入海,这八百里梁山也就不复存在了。”

    明末的黄河是经过泗河进入淮河入海的,不过在二百年后的满清咸丰五年,国家为了平息太平天国,没有精力和财力治理黄河,这条中国母亲河才又从河南兰考进入故道。

    看着这个不大的安山湖,朱宏三说道:“我还以为能有盗匪呢,但是现在看着小湖也藏不了多少人。”

    说完通知下去解除戒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