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_第222章 发钞之争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正文 正文_第222章 发钞之争 (第1/3页)

    劳埃德银行恶意收购渣打,绝对算得上今年东南亚金融界的一件大事。

    因为永安银行的强势崛起,渣打在东南亚的业务与利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作为历史超过百年的老牌银行,渣打依旧是东南亚尤其是香江人最为信任的银行之一。

    永安能在流水上超过渣打,那是因为永安在投资领域远远超过渣打,但在普通储户存款和小额放贷这种传统业务上,永安依旧不是渣打的对手。更何况渣打的布局可不仅仅是东南亚,在非洲尤其是南非,亚洲的印度,以及澳洲,渣打银行的分支机构相当密集,这也是永安难以比拟的。

    劳埃德银行出手很快,在1986年初,已经将手中的渣打银行股份扩大到了38%。当然,随后他们遭遇管理委员会的顽强抵抗,直到3月底,才将股权扩大到41%。

    这时,香江财政司正式出面召开新闻发布会,认为劳埃德银行收购渣打银行之后的处理方式,对于香江的发钞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出于保证香江经济稳定,财政司将联手香江金融业,出资收购渣打银行的股份。

    一石激起千层浪。

    劳埃德银行是最为愤怒的一个,其总裁在英国伦敦面对《泰晤士报》采访时表示,会采取法律措施,状告香江地方政府行政干预金融业的交易自由权。

    除此之外,另外两家银行对此决定表示极大关注。

    汇丰银行这么多年来一直扮演着香江“央行”的角色。从香江经济统筹规划,港币汇率、香江财政支出的信誉保证以及发钞数量的决策,基本上都是汇丰在操纵。此时,财政司突然想要控股另外一家发钞银行,毫无疑问会对汇丰银行在香江的经济地位有着严重的威胁。收购后的渣打,是财政司“自己的银行”,而汇丰始终是外来人。

    另外一家银行也是心急如焚,那就是中银香港。

    出于对香江未来的控制,中银香港一直瞄准发钞权,这会是内陆控制香江经济的最直接手段。至于配合的外部手段那会更多,譬如开设独立的港澳与内陆的贸易合约,放松港资在内陆的投资条件等。这一次香江财政司的做法,显然出乎内陆的预料。财政司自己掌管渣打银行后,中银香港再想拿到发钞权,将会更难。

    况且,香港金融管理局原本只是具备调控作用,但在财政司拿到渣打的控股权后,那可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央行”,这种行为是不符合内陆对香江的掌控的根本原则。

    因此,中银香港在确认这件事情后,很快站出来,对此展开反击。

    随着香港问题的解决,中英成立联络小组,中银香港是小组核心成员之一。近些年来,中银香港配合香港金融当局,积极参与对香港金融界重大问题的研究,包括维持港元联系汇率、外汇基金与汇丰银行的新会计安排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与香港金融监管当局、香江银行公会的联系与合作越发频繁,同时也拥有一批香江豪门势力与海外侨胞的支持。因此,他们在香江的声望日隆,影响力仅排在大象、狮子、狼群之后。

    第一刀便砍在政治立场上。六月份,中英联合小组例行会议中,大陆方就港府控股渣打一事,要求英方进行说明。

    随后在7月份的会议中,财政司彭励志与布政司钟俊杰应英方要求,参与小组答辩。彭励志认为“财政司此举意在保持渣打银行的发钞权不受到干扰,并不干涉银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