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五十八章粮草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五十八章粮草 (第2/3页)

临的局面与去岁毫无二致,拖延时日的结果,将是面对蜂拥而来的各路后周援军的围困。

    但与数百年前,唐太宗李世民攻洛阳王世充不同,秦军上下没有一人甘心在此时退兵而去…不用张培贤等人ji励士气。全军上下,无有一人言退者,即使王缨部屡攻虎牢不下,折汇部顿兵于汝州,八千秦军在偃师城下屡攻不克,也没有一个人在张培贤面前相劝退兵的。

    六月二十,大将折溪于汝州城下为流矢所中,不幸战死,折汇大恸之下,亲到阵前,督军猛攻,更言道,城破之后,必屠此城,然城内百姓,不顾刀矢,相协守城,逾十日,汝州坚城,依旧ting立不倒。

    这还不算,张培贤麾下悍将孙羽战死于洛阳城头,部将王承业战死于洛阳城下,镇军将军顾兴河战死于虎牢,殿前司禁军偏将苏有成中伏,战死于偃师北山。

    战事胶着,秦军兵甲虽利,但后周各军,抵抗之ji烈,比之去岁,有过之而无不及,偃师守将赵汉臣战死,副将吕胜继之,吕胜战死,其妻杨氏率三百府中家将健仆上城拒敌,与夫同死,军民感之,奉赵汉臣幼子赵广为主,死战不退,牢牢将八千秦军精锐拖在偃师城下。

    汝州守臣蔡文俊守城重伤,为ji励军民死战,自刭死,知州许国善乃一文人,率众守城,持戈向前,身披数创,血尽之时,狂呼杀贼,扑城而下,与敌协亡,别驾严绪继之,城中军民,前赴后继,将折汇一部,死死拖在汝州。

    比之顺风顺水的河中之战,让秦军大军上下没有预料到的是,第二次河洛战事却是如此的惨烈,如此的悲壮。

    如果这般僵持下去,战事将向秦人最不愿看到的方向扭转。。。

    但就在这个时候,洛阳断粮了。

    这座中原古都,身处四战之地,历经风雨,一旦中原烽烟四起,这座繁华古都,立成浮屠地狱,无可躲避的命运,空拥山河表里之盛,却好似受到了命运诅咒一般,根本无法成为帝王立业之资,于是让这座古都渐渐为历代帝王所弃。

    而这一次,好似轮回宿命一般,它依旧没有逃开

    。

    先是洛阳留守钱祖范见事不可为,惊恐之下,率人大开洛阳东城城门,yu突围而走,却陷于秦军阵中,终被秦军所擒,并趁势入洛阳东门,洛阳城破

    守将冯大可闻听钱祖范先逃,东门失守的消息,目眦皆裂,率残部万余人出城,与秦军决于洛水之畔。

    秦军击鼓大进,冯大可率部转战来去,终陷重围,是夜,冯大可于乱军之中,悲呼小人误国,自刎而死,除千余心腹将士,死战不降,皆战死于洛水之畔外,余部皆降,是夜,洛阳城陷

    这无疑是扭转战局的一战,洛阳失陷,秦军在河洛间终于找到了最稳固的立足之处,一处活,则处处责活

    。

    大将军张培贤方入洛阳,一边派信使向朝廷报捷,一边急命潼关运送粮草入洛阳,以解洛阳粮草之危,接下来,命江善带兵援折汇,命王缨撤军虎牢,转攻偃师。

    两日后,江善到汝州,与折汇合兵攻汝州,汝州残破,百姓死伤狼藉,已不堪战,江善新锐之军,士气正盛,狂攻不止,终是在后周荆襄援兵抵达之前,陷汝州,堵死了荆襄援兵背上的通道。

    而虎牢关与洛阳近在咫尺,后周兵马陆续云集于虎牢关,但洛阳已陷,无人敢于率军轻出虎牢。

    张培贤趁机分兵四出,底定河洛州府,大秦咸宁七年六月末,偃师城破,河洛之地,烽火渐渐平息,到了这个时候,秦军雄踮洛阳,陈兵于河洛之间,却再无后顾之忧了。

    “河洛战报,大捷”种七娘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喜sè,疾步走进来。

    赵石一身轻衣,正低头处置军务,闻享,猛的抬起头,须臾,从她手中接过战报细瞧。

    这一看,就是好一会儿,种七娘也不打搅,为他斟上香茶,将桌案整理一番,忙忙活活半天,这才静立于赵石身后。

    赵石瞧的仔细,战报笼统,但他却也能从中瞧出许多,半晌之后,放下战报,意料之中,却也有些意外。

    意料之中的是,这一次出兵,果然打下了洛阳,为日后平定后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意料之外的是,伤亡却是重了许多,按照战报上说,伤亡近万,领兵大将也战死了四五人之多,若没有什么虚报的话,以秦军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