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 新问题

    376 新问题 (第2/3页)

代表着咱们未来的前景,也是咱们日后最强大的倚仗,不如就将其称为“翔龙式”吧,不知各位意向如何?”

    李天养表面上是跟在场杨志、吴杰等人商议,可是谁又会真的反对李天养提出等这个名字呢,因此自己也都是个个叫好,这新式轮船的名称也由此而定了。

    可惜,此时的洪门钢铁产量和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将整艘海船使用钢铁铸造,否则的话恐怕就在这个十七世纪末期,就会出现一个跨时代等产物了。

    当然,李天养也不敢奢求能一步到位铸造出钢铁战船,能够花费二三十年时间将蒸汽机给研制出来,这已经可以说是李天养穿越以来最大的幸运了,有了蒸汽机的存在,日后洪门和华夏的发展必然不可限量,甚至会领先西方欧洲各国,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也不是不可能。

    “对了,你们这‘翔龙式’海船的制造工艺是否已经成熟?每年产量能够达到多少?”

    在心中感慨万千过后,转头李天养便开始询问起此时在场除了杨志以外的代表们,谁人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其实这‘翔龙式’轮船的制作工艺与之前的‘蛟龙式’总体差别不大,只要咱们蒸汽机制造局能够供应得上足够的机器,以及钢铁熔炼厂资源跟得上,所有‘蛟龙式’海船都能够回炉改造,比之新造船所花时间短上好几倍。”

    “……”

    杨志这个说法,可以说是李天养今日里听到的第二个好事情,甚至仅是这一番言语,杨志就已经立了一大功了。

    真要将“翔龙式”海船入列洪堂舰队的话,以如今洪堂舰队的规模和战船数量,一次性换装将会是洪门一笔超乎想象的开销,即便分批次换装,对于洪门来说也是压力不下。

    而在洪堂舰队没有换装完成之前,南洋商会、齐心堂等多方单位,基本上是很难获得这最新式的战船的,就算他们央求李天养开恩,最多也不过是寥寥几艘,完全达不到他们的预想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