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购买货船

    第四十五章 购买货船 (第2/3页)

要等实验来否决,说不定还要等十几二十年。

    “十几二十年啊,微观物理的实验代价都是非常昂贵的。为了证明那个假设模型的正确与否,全球有多少台大型粒子加速器正在运行?有多少实验物理学家为之日夜奋战?李浩仅仅几页手稿,足以为全世界节约了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科研费用。这种人,能不学习物理吗?”

    刘主任见两人针锋相对,各不退让,连忙打圆场道:“这个……我们其实只能提出建议,至于李浩如何选择,还是应该尊重他本人意见的。他本人有兴趣,才可以出成绩。我们还是问问他的意愿再说吧。”

    这话在理,现在争论这个没用,在这里无端争抡,还不如去劝李浩本人。

    这时刘主任的手机突然响起了,他拿出一看,是华夏理工的校长打来的,他按下了接听,立即传出王校长的声音:“老刘,你们系是不是有个叫李浩的教授或者讲师?我查人事档案没查到,你们有没有临时外聘代课什么的?”

    “没有。校长,所有教职工包括临时聘用的在内,都要录入学校的人事管理系统,不然没法子发工资。不过……”

    王校长惋惜道:“也是,我一时糊涂了。看来是《数学研究》编辑部弄错了。可惜啊!”

    数学研究?这可是数学界最顶尖的学术杂志。刘主任猜到了几分,连忙道:“校长,我们校有个叫李浩的学生。”

    王校长心中一动,问道:“他数学很好吗?”

    “这……很好两个字大概不足以形容他的水平,后生可畏啊,我刚才和钱老看过他在拓扑学上的几页证明稿,我觉得用天才这两个字开容他更合适一些。”

    王校长喜道:“有这种水平的人,全国能有几个?那应该是他不会错了。”

    “什么不会错了?”

    王校长呵呵笑道:“《数学研究》杂志社发来传真,说我们校的李浩教授写的一篇数学证明通过了审查。杂志社请了十六位名誉顾问参与审核,所有顾问一致认为这证明是正确的、完整的”

    刘主任吃惊道:“什么?十六位名誉顾问?《数学研究》杂志的名誉顾问,那都是国际上有名的数学家。居然要请这么多顾问来审查?这个证明一定非同小可。”

    王校长道:“我也知道这非同小可,所以手忙脚乱地查找李浩这个人,结果人事管理系统里没这个人,我刚才都不知多失望。打电话给你是抱着万一希望的。”

    王校长知道那篇论文可以提升学校的荣誉,对他而言,只要作者是学校的人就好,教师和学生都没关系。当然,是学生更加好,这不更说明了学校的教育水平高吗?

    ※※※※※

    李浩出了华夏理工大学,回到自己租来的地方,继续上网采购带到北宋的物资。

    在网上四处浏览,一条求购的信息引起了他的兴趣。卖家因为急需现金还债,决定将一条货船出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