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产智能机器人

    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产智能机器人 (第2/3页)

我和我的伙伴都遵守机器人三大定律,不然我们没有存在的意义。”

    “我想问一下,机器人的售价是多少?”

    “这个还没确定,到时根据具体的生成本,再确定售价。但有一个原则,机器人的销售和瑶池玉液一样,都实行终端控制,暂时每人限购一个。”

    一个记者疑惑不解道:“为什么要进行限购?”

    “因为我们可以为人类创造财富,如果不规定每人只能购买一个,将会加剧贫富分化。”

    这些家用机器人是智能化的,在一般的日常工作里,它们能做得比人类更加出色。如果按正常的商品来销售,会使得有钱人购买了大量机器人,相当于富人拥有了大批任劳任怨、永不疲倦的工人,这样很多公司就不需要雇佣普通人,会造成大批人口失业。

    这样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李浩规定每个人最多只能买一个。有钱人就没办法购买一批,因为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需要认主才可以完成购买。有钱人无法借用别人的身份证明来购买。因为会卡在认主那一关上面。

    只有在智慧魔方机器人公司能够完成认主程序,机器人认主后,只会听从主人的命令。

    而且机器人芯片认主之后会锁死,再也无法再更改主人的信息,彻底杜绝二手转让的可能性。这样的机器人无法再转售出去。如果机器人的原主人死亡,合法继承人可以带机器人到智慧魔方公司,出具继承证明,由公司解锁芯片,更改主人的信息,然后再锁死芯片。

    在这种情况下,最多只会出现有钱人垫资,普通人购买后,再将机器人租给有钱人使用。这样起码也能取得租金收入。机器人的所有权,始终只属于它的主人。

    这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贫富两极分化。

    虽然是限制销售,却也不会影响到公司的利润,因为家用机器人是绝对的技术垄断,售价想定多高都可以。

    其实到了李浩这个境界,真心也没必要在地球上追求个人的财富。那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数字,多一些,少一些,毫无分别。

    ……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在场所有的记者都报名领取机器人,按照国家和地域分组再抽签,被抽中的四十名幸运记者带走了机器人,获得体验十五天的权利。

    智慧魔方公司虽然只要求记者们写一篇新闻稿,但这么有价值的新闻,记者们岂肯放过?一些电视台甚至全程直播,拍摄机器人生活的点点滴滴。

    新闻持续发酵,每天都有大量机器人的新闻报道出来。

    这四十多名记者分布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影响面非常广泛。

    就在新闻界掀起机器风潮的时候,智慧魔方机器人公司成立,向专利机构申请了全球专利。然后公布了机器人躯体零部件生产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求商业合作。

    成为智慧魔方的供应商,哪家公司不想?只是机械手臂、机械大腿这些部件的技术含量极高,而且智慧魔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