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五回 互有顾忌战无利 各安其地待时...

    第两百九十五回 互有顾忌战无利 各安其地待时... (第2/3页)

时机成熟回师北向,其时怕不只是安县之地。”田丰侃侃言道,不过此虽是他心中所想,但并州军攻安县定是一招妙手。

    “元皓之言理也,横竖绍便让肖恒之占这一回先手,但他当真要得寸进尺某亦定当与之一决胜负。”袁绍知道田丰此言不无淡化安县失守对军心带来的打击,他当然要与之配合。心中则是暗道,肖恒之在战场上的运气亦是不差,他进攻安县就是看自己鞭长莫及,不是袁绍不想派重兵防守,实是要快下邺城必须兵力足够,加之公孙瓒如此惨败也是始料未及。

    袁本初心中将肖毅的连续行动多少与运气沾边,田丰沮授等人亦不无此想,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他们不免忽略了其中极为关键的一点。并州军对时机把握的精准当真就是运气使然?当然并非如此,在汉末这个时代的诸侯之中,怕是没有人比肖毅更加看重情报战的重要了。

    就拿眼前安县一战为例,肖毅在涿郡的情况袁绍至少六七日之后方能得知,这还是快马接力传讯,而袁绍军在邺城的动向肖毅通过天耳却是两日之内就可知晓,天耳的飞鸽传书肯定比袁军的马快,而有着情报战的概念并州军是十分注重封锁消息来源的。每每大战之前,都要加以详细布置,如此一来,肖毅能够得到的最新军情就至少要比袁绍早上三日。

    三天的时间也许并不算长,可在战场之上就是巨大的优势,方才袁绍有言肖恒之占据先手绝不为过,对于棋道和战略高手而言,一招先就能步步先,倘若是两军决战,一条讯息决定战果的例子绝不少见。这便是肖毅来自后世经验带来的好处,与此也不能苛责袁绍不知其详。

    “主公之言是也,我军就算暂时不反攻安县,但亦必须给与回应,以授之见邺城已经入手,主公可亲领大军北上,一来表示我军毫不退让,二来也可策万全,与肖毅为敌,主公亲自前往声威更甚。”袁绍说完沮授进言道,对并州军的行动冀州不做出反应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