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伐李之五可胜

    第二百八十二章伐李之五可胜 (第2/3页)

觉得,此战,我军必胜!”王儒信面容严肃。话语说的十分有力。

    “哦?”曾进笑着问道,“何以见得?”

    “臣以为我军有五必胜!”王儒信自信的回道,“一为有道伐无义:汉王出身南地,乃是华夏苗裔正统,又立志复我汉人衣冠,知人善用,爱民如子,实为有道明君;而反观李渊。本身有胡族血统,窃据帝位,名位不正,且勾结突厥,残民以逞。实为汉贼。如此以有道而伐无义,岂有不胜之理?

    二为有心伐无备:汉王早在洛阳之时。便已经做好了攻打李阀的各项准备,甚至给了蜀中的李靖将军以便宜之权;而反观李阀,自恃有关隘之险要,欲坐山观虎斗,根本就没有想过会有人攻击他,虽也在整治武备,但是却已经有了懈怠之心。如此以有心而伐武备,岂有不胜之理?

    三为以众击寡:汉王与刘武周麾下第一大将宋金刚有约,一攻李阀之老巢太原,一攻李阀之核心长安,两厢合力,南北夹击,等若将李阀锁在了剪刀之下,而反观李阀,为得北地霸权,四处征伐,四邻不是被其攻占就是敌人,无人相助,乃是孤军奋战。如此以众击寡,岂有不胜之理?

    四为以精对残:汉王地兵马多是当年旧隋的禁军,乃是天下间最精锐的战力,汉王亲自训练的三大禁卫更是前所未有的强军,麾下地将领如李靖、单雄信、宇文成都、独孤雄、罗士信、秦琼等等,各个都是一流的战将,高手更是有宇文阀主、宋阀主、祝宗主等超一流好手;而反观李阀,除了兵马尚可,其他的人才皆不过是寥寥。俗语云,将乃兵之魂,再优秀地士兵,摊上一个无能的统帅也无计可施。李阀最优秀的两员大将李世民、李孝恭皆已经死在了汉王手下,可以说再无可虑之处。如此以精对残,岂有不胜之理?

    五为以聚对散:汉王自治江南以来,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士民归心,莫不真心臣服于汉王的麾下,而反观李阀,前有兄弟相争,后有石宗主归顺汉王,现在石宗主又先行前往了长安,必定会让李阀的人心更散。如此以聚对散,岂有不胜之理?

    有此五必胜,汉王兴兵攻伐,李阀必败无疑!”

    曾进向来信奉的都是实力至上,为求万全,用兵向来是以雄狮搏兔,苍鹰擒雀,以雷霆万钧之力压鸡卵,如此虽不敢说必胜,但是失败的可能性已经是降低到了极点了。

    今日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典型的中国式地分析,不免心中有些好笑,不过王儒信如此说,倒是对增强其他人的信心有着巨大的作用。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堂下其他的人在那里频频点头了。

    曾进想到,“怪不得当日曹操与袁绍对战之时,祭酒郭嘉要说出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