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朝会之争(下)

    第三十一章 朝会之争(下) (第2/3页)

那些番邦使者的。群臣不约而同的都把那些不怎么重要的政事放下,谁也不想在这个体现万国来朝龙颜大悦的日子找不自在。不过,偏偏有人不长眼,非要在这个时候和大家对着干。

    “臣御史台谏官陈自立参大将军李水清督军不力,并参大将军李水清大逆不道,恭请陛下圣裁!”昨天在大将军院子里出现的那个御史台的谏官独自出列,双手捧着一本厚厚的奏折,躬身递上。

    所有人都在队列中静静的站着,谁也没有说话,连被弹劾的大将军也没有什么动静。龙椅上的皇上微微的一颔首,旁边的内侍立时小跑下去,将陈大人手上的奏折接过,又一路小跑的返回,恭恭敬敬的放在了皇帝陛下面前的龙案上。

    没有人敢抬头看现在的皇帝陛下脸上是什么表情,甚至连大声呼吸的声音都没有,生怕一不小心引起皇帝陛下的注意,遭受池鱼之殃。现在的皇上虽然年纪只是中年,但龙威日重,基本上没有什么大臣敢和皇上对着干,像今天这位这样离谱的,还真是少见。

    本来今日番邦来使,恭请圣安,正是普天同庆的时刻,上上下下都还是异常欢畅,突地冒出这么一出,仿佛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吃出一只苍蝇一般,十分的恶心难受。

    阴着脸,皇上伸手拿起那本奏折,默默的看了起来。看了好长一会,既没有说如何处理,也没有让陈御史退下,就这么僵在那边。

    奏折上的内容,差不多就是李大将军连自己的府第都没有办法保护,这样的人统军必然有重大隐患云云。至于说的大逆不道,当然就是指秦逸凡从中门进入,逾越违制的事情。而且陈御史还信誓旦旦,自己亲眼所见大将军和那个大逆不道之人把酒言欢,十恶不赦。

    持续的沉默让现场的气氛十分的压抑,就连陈御史这次铁心在这个时刻递交弹劾奏折,也是心中忐忑的。虽说李大将军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