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之章 第三十六章 中吕再来试科途(一)

    飞龙之章 第三十六章 中吕再来试科途(一) (第2/3页)

记号方便人多时不要走散耽搁了之后的验名,同时也算自涨身份,若是灯笼上挂个马进士门生那多半等会验保便更为顺利。

    摊贩早早摆出了摊子,卖米粉的顺便卖着洗脸水,虽然等会儿唱名之后难免又是一番披头散发,但也不代表读书人不爱体面。其实县试时也有这样的小贩,但是县试多就是新贵县周边的考生,少有自己没有准备周全的,故而贩子也少。

    照例的唱名验保,照例的一番搜检,王星平能感觉到府试比起县试的确是严格了不少,至少听说座便不能随便选了,但依然有不少夷生参考,看来似乎考官的确会对夷生有所照顾,当然夷生中应该也有才学之士不能一概而论。

    贵阳知府孙崇先就坐在府衙正堂前听着下面点名,已经先验过了两次的考生经过最后一番对照无误便领了白卷去各自位置上入座了。孙崇先看院中的模样倒与点兵无异了,这场面又让他想起当年他在家乡参加科试,他是陕西扶风县人,到了凤翔府试的时候一样也有了单独的考棚,而后来在凤阳府为官,无论是蒙城县学还是颍州州学便都有自己的专门考棚,且还规模不小,再看这贵阳府的府试便显得促狭了。

    此时他正好望见刚刚进了考场的王星平,思绪又放到了这个少年身上。

    之前王星平与他闲谈便曾提过想要在北城新建一处贡院,另设考棚讲堂。说起此事,他又想到此子的种种,最近几天搞出的广告招贴就不说了,不光将王家铁厂的名号打响,他还知道进退,刻意将官中的各种告示一并揽了去。

    而诘戎所那边更是听闻要建一处医药局,为此甚至连江南名医倪朱谟都给请了去,几次作战受伤残疾和阵亡将士的家人听说也被他妥善安置了。想及此,孙老爷便会记起自己在蒙城知县任上的事情。

    万历二十九年,黄河在上游归德府(今商丘)境内决堤,大水夺去马河、北肥水和涡水河道自西北而来,三河将县境泛滥为汪洋一片。当时他才刚刚上任知县,一时手忙脚乱,但救济灾荒的同时他却干了一件事情,便是在灾后将县城西关外被淹的无主荒地重新清理出来,将全县受灾的孤寡安置在其中公屋并以专人护养。

    灾后蒙城县疾疫流行,他又集医人开药局,用大锅熬药分送给病人以疗民疾。更动员医官郎中在县城中开办药局,分科看诊各展所长。

    说起来这些也是他在地方的政绩,正是有了这些积淀,后来他才能以区区举人身份先升颍州知州后又迁为如今的贵阳知府,但上任以来,除了沾光抚臣捞了些军功,于治政上却并没有多少施为。

    但现在一想,他便发现原本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如今这王星平似乎倒都在帮他做了,可严格算来此子不过是个白身,而行事种种却是透着大抱负。是以郡试一开,孙知府便对王星平有所关注,只可惜他向自己表露心迹并不打算本科进学,这样的态度反而更让他看重。而且这王星平做事有始有终,又颇有担当,别的不说,如他这般年纪的脚力不好,无论是汉生还是夷生多有家中僮仆跟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