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8:伐黄嵩,东庆一统(三十)

    1288:伐黄嵩,东庆一统(三十) (第2/3页)

公到底从什么时候萌生军改的念头,早早就开始布局了?

    姜芃姬和杨思刚才谈论一人多职衔多粮饷的问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杨思身上不止一个职衔,他一人就能领到对应职衔的粮饷,实际上众多职衔只有一个是实在的,其他都是虚名。说得再简单一些,他一人干了一人的活,最后却拿了好几人份的工资,导致资源浪费。

    因此,姜芃姬从来不给他们虚名职衔,一人就领一人的工资。

    谁有功劳谁就多拿赏赐,平日年节还有福利。

    姜芃姬在员工福利方便从不吝啬。

    除了这个问题,多职衔还带来职权不明的问题,弄出外行人指导内行人的笑话。

    和平时期不算大问题,但到了战争时期,这就是致命点了。

    姜芃姬还和杨思谈了军衔制度,她打算细分职权,提拔更多可用的新人,调动兵卒的建功立业的积极性。按照目前的制度,那就是“僧多粥少”,长久以往不利于内部稳定和发展。

    二人从正午谈到了落日,刚好提及军纪。

    杨思道,“依思之见,主公治下军伍纪律严明,已是世间罕有。”

    再改,还能改到什么程度?

    姜芃姬却摇头道,“话不能这么说,明面上没人犯事,但暗地里就没有一例违法乱纪的?”

    杨思默了一下,他还真不敢保证。

    凡事无绝对,打仗那么混乱,难保没有胆大包天的人趁乱惹事,欺凌百姓。

    姜芃姬又道,“他们现在不敢,因为我还年轻,威慑力尚在。假如我百年之后不在了,威慑不存,统领他们的将军心术不正……届时,上梁不正下梁歪,全军上下互相包庇,欺上瞒下,苦的还不是苦主?正所谓民不与官斗、不与军斗,若真有小人作祟,那真是防不胜防。”

    杨思苦笑一声,“主公想得未免太深远了。”

    嘴上这么说,但他心里还是赞同姜芃姬的话的。

    自家主公想军改,希望未来没有英明神武的领导,军营依旧能保持浩然正气。

    “我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