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5:孙文出使(三)

    1455:孙文出使(三) (第2/3页)

个不慎就有可能被对方套话了。

    二人笑语晏晏,帐外传来士兵的声音,聂良召见孙文过去。

    孙文与樊臣互相谦让,二人并肩出了军帐。

    外头旌旗猎猎,写着“聂”的旗帜在风中摇曳,好似一片片充满活力的火烧云。

    三耳为聂,旗帜上的聂以篆书写就,看着古朴而大气。这个姓氏在中诏还要凌驾皇室,哪怕是目不识丁的百姓也晓得这个图案意味着什么。孙文作为汴州人士,他自然也知道聂氏。

    孙文望着那面旗帜,眸子像是一汪见不得底的深潭,他笑着对一旁的樊臣说道。

    “说起来,老朽与聂氏还有一段不解之缘呢。”

    樊臣哦了一声,洗耳恭听状。

    孙文道,“老朽年少时候天赋愚钝,学什么都慢人数步,弱冠之后也是一事无成。人至中年才混了个刀笔小吏的位子。那一年,老朽自认为有些本事,曾经向聂氏自荐为客卿……”

    樊臣当然不知道这段历史,但也不惊讶。

    孙文既然是汴州人士,出身寒门,唯一的出路就是学好了依附聂氏,抱着大叔好乘凉。

    让他觉得可惜的是,孙文没被聂氏招揽,反而去了千里迢迢的东庆,给敌人当了幕僚。

    樊臣略显可惜地叹了一声,不着痕迹地将话圆了回来。

    无疑,孙文是个人才,不是人才也没法将北疆耍得团团转,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这样的人才曾经向聂氏自荐为客卿,聂氏却没将其揽入门下,不得不说是个损失。

    樊臣不能说孙文才华不够,同样也不能说聂氏有眼无珠,误将珍珠当鱼目。

    他只能站在聂氏的立场表示了可惜,同时还肯定孙文的才能,顾全两方的颜面。

    樊臣很会说话,说得人心里熨帖极了。

    孙文勾唇,眸光平静中带着几分阴冷,笑意不曾深达眼底,无端给人皮笑肉不笑的错觉。

    实际上,孙文向聂氏自荐之后被收入门下了,只是他年纪大了,前半生又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根本没人瞧得上。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