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第一届毕业

    1793:第一届毕业 (第2/3页)

孩子是最稳妥的。

    侄子侄女与姜芃姬有一部分血脉是一样的,闭眼也能当做自己亲生孩子。

    如此,柳昭就危险了。

    “儿子脸皮再厚也不能劝着阿姐多去临幸男人不是?”柳昭忍不住苦了脸,神情纠结道,“倘若阿姐是男子,亦或者生儿育女由男子承担,儿子也能替她物色燕瘦环肥的男子送她房里,她想临幸哪个便临幸哪个,但这不可能啊。最后能不能生,不还是看阿姐自己?”

    这个难题太为难他胖虎了。

    柳佘道,“你不妨豁出去求一求,说不定就有了。”

    柳昭:“……”

    爹!

    亲爹!

    你这话是认真的嘛?

    柳昭作死问了句,“倘若阿姐身有隐疾生不出怎么办?”

    柳佘翻了白眼,“放心,她能生,问题在于她什么时候愿意生。”

    若是不能生,阿敏口中的几代女帝怎么延续下来的?

    姜琰作为姜朝第二任女性帝王,秉承其母遗志,开创繁荣盛世的同时也为姜朝日后的延续奠定了相当好的基础。若非历代帝王的努力,姜皇室最后也无法在改革的浪潮下全身而退。

    说来也奇怪,其他朝代的皇帝质量层次不齐,有明君也有毫无建树的废物。

    姜朝这几代帝王倒是如出一辙的优秀睿智,平均水准高得让人绝望。

    按照古敏的话,姜朝上下几代帝王,只有宸帝有被黑的地方,其他帝王找不到黑点。

    最有趣的一个现象——许多穿越古代的网络,姜朝之外的朝代是用来励志奋斗的,唯独姜朝的背景是用来谈情说爱的——搁某几位言情、百合、耽美大神的话来说,他们不敢确定自己笔下的女主或者男主能苏过那几位女帝——既然苏不过人家,那就把人嫖了呗。

    _(:з)∠)_

    有本事让姜朝成为诸多腐女百合泛滥的重灾区,姜朝开国皇帝怎么可能不会生呢?

    她不生,之后几代女性帝王从石头蹦出来啊。

    柳昭绝望道,“儿子怎么知道阿姐什么时候愿意生?若是可以,儿子都恨不得替她生了。”

    柳佘睨了一眼儿子。

    出息了,还想悖逆人伦?

    综上所述,姜芃姬被催生,最痛苦焦躁的人却是柳昭,谁让这事儿干系到他的小命呢。

    姜芃姬这些日子忙得很,柳昭一直没机会见到对方。

    他也识趣,不会在这种时候上门打搅。

    等啊等,终于等到合适的机会。

    这一日,艳阳明媚。

    “容礼哥哥今日可真好瞧,格外爽利英气。”

    长生还穿着金鳞书院的蓝白校服,而丰仪则换上毕业生才有资格穿的毕业服饰。

    男学生都是统一的窄袖圆领,腰间的腰束能将青年修长的身材勾勒出来,显得英气挺拔。

    丰仪平日都是儒衫装扮,面相又偏向羸弱,瞧着文气有余英气不足。

    今日一改往日风格,让长生瞧了眼前一亮,绕着他转了好几圈。

    “时辰不早了,还得去校场呢,迟了可就失礼了。”

    丰仪用手指勾住长生的手心,让她别再拨弄自己腰间的配饰,怪羞人的。

    长生道,“姜君可真好,今日是容礼的大日子,原先还愁没资格瞧见呢。”

    之前的毕业考核她就不能去看,原以为毕业典礼也没法到场,结果姜芃姬发话说金鳞书院学生都能到场。其他州郡分院隔得远,但每个分院也能派几十个代表过来观礼,光想想就知道场面宏大。

    丰仪听到“姜君”二字,险些没反应过来。

    姜芃姬改名换姓,常用的“兰亭公”与“柳公”不太好用,姜芃姬也没有明确说自己字什么,外人只能在“明公”、“姜公”中选择。明公挺正常,但姜公就有些怪了。

    某位家笔下风靡大江南北的《封神演义》中有位姜太公。

    自从姜芃姬明确表示对“姜公”这个称呼的嫌弃,众人就改为姜君了,反正都是一个意思。

    金鳞书院规模不小,加上过来观礼的分院代表,整个校场足有两千余名学生。

    同一个校场,同一批人,只是观礼众人的心境变了。

    风珪瞧着底下一大片身穿蓝白校服的学生,隐隐能窥见日后盛景。

    “姜君好大的手笔。”

    瞧见这么多学生,士族可有紧迫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