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真相

    第三节 真相 (第2/3页)

都仰赖江南的漕运。随着建炎帝南下,汴梁居民大部迁往塘沽,但为了多获得粮食,河北的红巾一直在江南各路购粮,通过漕运和海运运往北方。

    在秦桧等人的认识中,汴梁仍旧需要漕运的粮食支撑。因此“断绝漕运”,就成为打击汴梁的一个可选项。

    “秦大府,你一会说要结好金国以为外援,一会说要切断漕运,好生混乱,到底该当如何做来?”

    秦桧笑道:“陛下,且坐听臣的谋划。”

    当天,行辕中就出了圣旨,要南方的各路将领,到湖州取齐,皇帝赵构要整顿兵马,以图恢复。

    岳飞也收到了圣旨,王贵问道:“哥哥此次怎的借了旨意?”

    “韩相公有信来也。”

    原来韩肖胄写了私信给岳飞,告诉他此次是恢复大计,不可因为天家的私怨而乱国是,若是岳飞对汴梁忠心,大可在驱除索虏后,迎接汴梁的皇帝和太后,等他们来处置。

    “韩相公公忠体国,我岂可坏了他的大计。”岳飞叹道,“先灭匈奴,再尊圣主,不致有李广利之祸也。”

    岳飞所说,是汉武帝时,大将李广利正在前线作战,却被牵涉进一桩宫斗案,李广利当即弃军投降了匈奴。

    在江南的诸军,包括王彦,在“恢复河山”的大旗下,暂时接受了赵构的圣旨。这道圣旨向着北方和西北传递,眼看要达成秦桧希望的目的:汴梁的圣旨只注意要抓赵构,定地位,还引来了苗刘之变这场大乱;而临安的圣旨则不计名位,只要恢复河山。

    “真是岂有此理,哀家就守在汴梁,与完颜兀术相抗,赵构这贼子……”朱凤琏气得说不下去了。

    “圣人休要着恼。”呼延庚已经到了汴梁,“所为日久见人心,以吾看来,只消一年,谁是真抗战,谁是假奋发,天下人定然看得清楚。”

    “是吗?”

    呼延庚与朱凤琏是在睿思殿相见,边上也没有旁人,呼延庚走上前去,让她靠在自己肩头:“吾从未算错。”

    “好大口气,仿佛诸葛先生一般。”

    两人相拥了一会,朱凤琏道:“你这样出入宫禁,只怕有闲言碎语,让氦儿听去,可不好。氦儿已经快四岁了,已经记事……”

    “我正要与你商议。”呼延庚道,“我就随意出入宫中,让氦儿叫我爹爹。我要他从小就知道,我是他的亲生父亲,我要像父亲一样带他长大。”

    “我和三妹的顾虑……”

    “没错,我要他从小就知道,他是我的孩子,不是赵家人,他能当上皇帝,是因为老百姓看在你我守卫汴梁的情分上推举他,让他黄袍加身,而并非因为他名义上姓赵。”

    “原来你是要这样解套,才安排吴革,弄一出黄袍加身。”

    “正是如此,你也一样。”呼延庚把朱凤琏抱过来,亲了亲,“你是母仪天下的太后,是因为你在历次汴梁之围中,都坚定的支持着军民,而并非因为你是那个窝囊皇帝的妻子。”

    “我因守护汴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