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节 布道

    第二十五节 布道 (第3/3页)

此回到张集之后,向吴革夸大了一番宋江的实力:“这样的英雄豪杰,朝廷正该大力招揽。”

    吴革淡淡的说:“且先与朝廷并肩作战,看看是不是如同你说的这般厉害。”

    吴革按照“依山伴湖向外发展”的方针,向东平、汶上、宁阳地区发展。援鲁部队与山东本地改编部队相配合,先后扫除了金兵沿汶河设立的全部据点,歼灭金兵三百余人,签军一签余人,控制了泰西大片地区。

    深入泰西的呼家军,好似在金兵的腹部插入一把尖刀,严重地威胁着正在围攻济南、泰安的金兵背部,这就更引起了金兵的警觉和重视。

    特别是金兵在山东的最高指挥官、辅国勃极烈完颜兀术,更是如芒刺背,如鲠在喉。他很清楚,如果泰西防御司河南地连成一片,不仅直接威胁其正在攻打的战略要地济南,而且还严重地危及汴梁周边金兵安全。

    完颜兀术调集济南、泰安、肥城、东平、汶上和宁阳等十七个城镇的金兵及仆从军八千人余人,铁浮屠四百骑,摆成铁壁合围之势,分九路围攻泰西防御司,妄图一举消灭活动在这一地区的呼家军和其他亲宋武装。

    金兵首先在外围地区进行“扫荡”。七月下半月,金兵先后“扫荡”了东平、汶上一带。八月开始向肥城以南、汶上以北推进,步步紧缩合围圈。

    朱仝率领的三千余人陷入包围圈内。

    此时,吴革不在张集,也不在夏谢镇,已去东汶宁接收一支投顺的绿林武装。朱仝本打算以段锦柱部为前导,向西南方向突围,过汶河去东平、汶上一带。

    但是,当走到半路时,汶河南岸又发现敌情,于是朱仝感到西南是平原,不那么放心,还是去山区保险,又决定北去,向大峰山区转移。

    大峰山区转移的部队,却遭到金兵的重兵堵击,不得不退到陆房地区。这一地区,四面皆山,地形像一个脸盆,纵横不过十余里,周围山区不大,无法隐蔽大部队,形势十分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