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 从泰山到五台山

    第二十七节 从泰山到五台山 (第2/3页)

俺张敌万是来投军的,空手无以为敬,特占了五十多个辫子脑袋,请朱刺史点验。”

    朱仝有点念着和宋江的旧情,先夸赞了张荣一番,随后说道:“宋大哥已经约定招安,待到了那日,兄弟少不得一个校尉。”

    张荣道:“俺可能等不及了,现下就来投军,愿为团练麾下一小卒。”

    朱仝急道:“兄弟可不要伤了义气啊。”

    索超在一旁说道:“张敌万前来投军,说什么伤了义气。”两人虽然以朱仝为主,但索超是提举团练司,马上就要升团练使,官阶还高过朱仝,他这么一说,朱仝便不好拦着张荣,就这样,张荣成了索超手下一名副都头。

    吴革、朱仝、索超等人,逐步在泰山以西站住了脚跟,他们非常担心汴梁的战事,派人向河北行军司请示,如何支援汴梁。

    一直等到八月下旬,才等到行军司的回信:“在泰西稳步发展,靠拢运河,汴梁稳如泰山。”

    行军司实际是转发的呼延庚的命令,呼延庚已经通过枢密院下令:“以汴梁吸引金兵主力,而河北的呼家军则趁机‘恢复晋冀鲁豫’。” 河朔六镇的主力之一天雄军,已经顺着滹沱河安然越过了太行山,到达五台山下。

    “呀呀,你看那山顶,就是和天连着的地方,那里叫鸿门岩。”老乡介绍说,“三伏天,也飘雪花哩。从脚下到鸿门岩五十里,从鸿门岩下山到合怀镇也是五十里。”

    队伍沿着一条弯曲的布满石子的路开始上山。这条路先是在山脚下盘绕,稀疏的村庄分布在路的两旁,座落在山坳里。

    山区的村庄不单分散,一般也都很小,房屋都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地的形势,有的竞抽在山璧间,一块悬空突出的岩石做了前枪,后面郁直的岩石成了后璧。还都是就地取材,石头砌琦,山木支架,石板盖顶。正是中秋时节,家家户户的房顶上都堆着一些刚刚收下来的东西,从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收获带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