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节 任命

    第四十九节 任命 (第2/3页)

曰:朕通好邻国屈已增币无所不至,所以保守疆土全养生灵,敌未退师,攻陷城邑,每闻边报痛切朕心。现已迫近京畿……龙图阁直学士张叔夜,刚正有学,深通兵法,……授两京道宣抚使,统领两京防御……”

    这道诏书大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了目前危急的形势,第二部分表扬了张叔夜,为他树立威信,并任命他为两京道宣抚使。

    第三部分则简述了王秉、刘延庆、刘鞈、解潜、折彦质等人以往的功绩和过错,现在希望大家有功的再进一步,争取“公侯之赏”,有过的戴罪立功,都要听从两京道宣抚司的调遣。

    最后圣旨里任命童穆为监军,并给出两百份空白告身交给张叔夜和童穆执掌,横行以下不需上奏,可以直接给大小使臣加官进爵。

    张叔夜领旨之后,请童穆坐到自己的旁边,开始发号施令。

    他首先任命了东西南北四道总管。

    早在靖康元年七月的时候,朝廷就任命了四道总管,当时张叔夜充南道总管,高公纯副之,胡直孺充东道总管,朱胜非副之,王襄充西道总管,孙昭远副之,赵野充北道总管,范讷副之。现在除了张叔夜高升外,其余胡直孺兵败被俘,又被金兵放了回来。王襄弃职逃亡,赵野兵败贬官,范讷被隔绝在河北。因此这四个差遣就空了出来。

    张叔夜任命孙昭远为西道总管,督促陕西六路进援。朱胜非为东道总管,负责在京东两淮召集十万援兵。高公纯为南道总管,负责将张叔夜未来得及召集的十余万人送到汴梁。又任命胡直孺为江浙总管,负责在江南两浙征集十万援兵并送往汴梁。胡直孺只是不通兵法,但无论品德和忠诚,都没太大问题。

    各路援军要在两个月之内,在汴梁城下取齐,误期者军法从事。如果四道总管都不误期的话,两个月后汴梁城下会多出四十万援军。

    张叔夜的第二项任命王禀、折彦质、刘延庆、解潜为四面提举守御使。在另一个时空,负责守卫汴梁四壁的是安扶李擢等文臣,对作战一窍不通。例如金兵都已经开始填濠了,李擢还在家中饮酒,不闻不问。

    这一次张叔夜直接任命了四员大将为四面提举守御使。王禀不必说,刘延庆无论为人如何,至少在西北一刀一枪博取功名,久经沙场。

    折彦质虽然是文官,但他出身府州折家,从小就是受的武将的训练,跟随父兄也多次出阵杀敌。他文武全才,从小被伯伯折可大称作“读书子,将来要做宰相的。”而宋代文贵武贱,为了更快的升迁而转的文资。

    解潜虽然在南关大败,但他是武臣,也上过阵,有统御之力,至少能做到见敌而逃而不是闻风而逃。

    以呼延灼为四壁应援使,即把龙捷军作为预备队。

    刘延庆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宦官童穆,只见他笑嘻嘻的,对这些任命一点也不意外,便知道这是得到了赵桓同意的,于是大声领命。

    张叔夜又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