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节 索女

    第五十七节 索女 (第2/3页)

此次汴梁之行,他为沧州一万人解决了老婆问题,可算收获巨大,唯一的遗憾就是“河朔四镇都统制”这个讨厌的差遣没有拿掉,只有以后再想办法。

    他这次回汴梁,本已经做好了大闹一场的准备,结果发现事情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无论如何,自己对赵谌有救驾之恩,金兵南下的威胁还在,赵谌也好,赵构也好,在确定合适的替代者之前,不会真正的拿他怎么样。

    至于“河朔四镇都统制”带来的猜忌要发挥作用,还需要时间潜移默化,不是眼前能够解决的问题。而眼前的问题是,尽快把沧州、静海县、霸州、莫州、平州尽快一体化,在一万宫人被送来之前。

    塘沽,原先还是一片滩涂,在去年呼延庚占领渤海沿岸之后,张彦橘组织流民,在塘沽修建了一个简易码头。自建炎二年三月,朝廷将呼延庚手下一分为四之后,张彦橘先到霸州接管了州衙,随后按照呼延庚的部署,将沧州的煤铁渔盐都往塘沽附近搬。

    塘沽附近是个好地方,就在黄河——海河口边上,外面就是渤海渔场,正处于渤海湾北部中央,往陆地上,顺着海河可以一直到燕京。更妙的是,塘沽这个地方在朝廷的行政文书里根本就不存在。

    这里以前靠近宋辽边境,没有平民敢来开发,宋朝最近的行政单位是静海县,辽国最近的行政单位是蓟州,都离着一百多里地。

    呼延庚在这里,就可以万丈高楼平地起,

    要人,去年的流民他留下了一半,十万人;要钱,他作为镇抚使,把去年河北东路的夏秋两税都截留了,而且去年开始开发的煤铁渔盐都有了一些实际的收入;要权限,横海镇抚使司和平卢镇抚使司都归呼延庚管。

    塘沽在朝廷里又不存在,所以呼延庚现在相反可以自由发展。那么,就开始发展吧。

    塘沽海边,已经开辟出了一片盐场和渔场,也划出了煤铁等产业的地区。再往内陆,则是为流民划定的居住区。大部分流民都被征召为建筑工,为他们自己家建房子,而这些房子的所有者,则是呼延庚新设立的机构:建筑公会。

    这次朝廷将呼延庚的军队一分为四,让呼延庚设立独立机构的进城加快了。这些机构对外不能使用官方的名义,看起来只是民间自发地抗敌互助组织,呼延庚按照行业和事务让从业人员组成公会,总办、会办和协办都由呼延庚及张彦橘任命。

    这几日,张彦橘一个一个的审核公会的成立,管理人员的任命,忙得脚不沾地,而在平卢,赵伯臻也在如此行事,他虽然被任命为范阳镇抚使,但并没有赴任,仍旧留在滦州。

    平州刺史,平卢镇抚副使张承言在一番纠结之后,终于想清楚了,宋廷根本没有意愿和实力,让他在平州府占住脚跟,到现在,宋廷对平州府没有增援过一兵一卒,遑论其他。故而他也对呼延庚个人表示了效忠。他还将朝廷给他的镇抚副使印交给了邱穆陵仲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