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第二个记忆封印解开!那搅动一切的落羽4

    第四百五十二章 第二个记忆封印解开!那搅动一切的落羽4 (第2/3页)

自己夺权斗争中的阴暗,那么真实的大侠会是什么样子?”

    “侠,曾经出现过,后来儒灭百家,侠代表的勇和信义,就是儒最不能容忍的东西,可是侠的名和影通过口口流传,还有文学的演绎,已经凝固在老百姓的心中,那么侠这种东西真的出现,会是什么样子,小绥知道吗?”

    “所谓的侠,要么就是达官贵人的一条狗,要么就全家去死,说近一点,通古斯王朝末期,那位名满京城的太极高手,可他的贵人确是通古斯一位王爷,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包衣家奴编出最好笑的话,能成为名满天下的侠,那为的国和民,不过是士大夫的国,民也就是士大夫,这样的国和民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小绥啊!跟你讲讲一个通古斯王朝时期在我们江南这边地方一个有名的大侠,那人可是历史上真正有其人,有其事,可那位所谓的大侠,不过是我梅家一条守户之犬,那豪义之风,侠义之名是我梅家多少金银砸出来的,更不用说,大侠没有官府的暗助,没有世家大儒的帮衬,侠名没出,早就给人弄死了,你说能打,那么弓箭就能把你射成刺猬,长枪就能把你戳成破烂,那我梅家方圆几公里的各种会党,各种习武门派,想做的成,就必须给我梅家拜山,除非自己真当一山野村夫,这就是士绅的威力,等你在大一点,我可以把当年那位大侠的实质面貌详详细细的说给你听”

    “所以武侠小说就是一场成人童话而已,所谓的大侠也不过是艺术的编造,甚至于那些童话里,还要夹杂一些沙子,自古穷文富武,习武没钱,那能练成什么,而没名又怎么能招到徒弟呢?”

    “为什么需要侠?是因为老百姓痛苦下的一个产物,自古儒以文乱法,在儒生们编造的规则生存环境中,儒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言行、关系、文笔等等,对老百姓予取予夺,而没有什么审判它们的律法,没有什么能制止他们,而所谓的侠,更是不堪,普通士绅家中圈养护院打手,在外是某些武学宗门的靠山,达官贵人们家中除了这些,还蓄养死士杀手,王亲尊贵和世家大儒更是揽括这些以外,更能调动军士,动用违禁武器,老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笼统的一句话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政治清明点,皇帝清醒点,当权者脑袋灵活点,知道如何压制儒门的各种规则,可最多是初代的皇帝们能做到,可后来的皇帝甚至就是儒生们培养出来穿着龙袍的书生,宰相们就是儒门领袖,老百姓生活的一切都要在儒门规则摆布下生存,儒生们贪婪狠毒魔人都要侧目,所以老百姓需要大侠,更需要救赎,然而这种需要却容易被流寇和邪教所利用,甚至被汉奸和胡虏利用”

    “也并非没有真正的侠,人生在世上,封建时代总有一部分人天良未泯,那骨子中对于世间不平的嘶吼声,总要化作那侠客之行,可要成为大侠,却需紧守四原则,要有足够的地位和财富,做任何任侠之事不能传名,被救助的人不能察觉,要有洞察世俗的智慧和操控人心舆论的手段,任何人违背这四原则,传出侠名的那是士大夫的狗,做了好事的却要被送上刑场,没有地位和财富,哪怕你管个小事,被人活活打死是轻的,如果你是一名官员,做出真正侠义之事,为民请命,为民做主,打击豪强和地痞,那上官就会破你的家,灭你的门,送你妻女去娼门,卖你幼子为奴,杀掉你成年儿子,做完这些,以为算完吗?不会,秀才和书生们,会编造一个及其肮脏的故事,让你世世代代扬名”

    “任你高官显爵,富可敌国,一柄菜刀,一颗子弹都能要你命,更何况华夏是武术之乡,世间的一切技击之术,华夏先民都创造出来,甚至跨过人类身体界限的方法,这样一些天良未泯的人掌握这些技能,他们就会威胁士大夫的性命,这就是所谓的侠以武犯禁,于是乎练武人要么成为士大夫的死士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