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放权

    132 放权 (第2/3页)

度来说,倒是涵盖了大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老夫所不解的的,为何又需要特意去挑选、培养这些管理人员呢?我们何不就按照我们明朝的制度,继续施行这乡老制度不好吗?”说话的,是营地上千号人当中,仅有的几个岁数足以成为乡老的老人,名为朱英福。

    李天养他们所制定的制度,其实就跟后世的治安处罚条例相差仿佛,更多的是解决乡里乡亲之间的小矛盾,像什么有关杀人啊,放火啊之类的刑事案件,李天养还没有准备把它给公布出来。虽然,他已经跟大家在私底下,开始逐一制定这些细则了,然而在现在这个档口,到还没有人胆敢在营地当中犯大事的。

    “朱老,如今我们的营地又多少人口,您可有数?”

    “略知一二。”

    “那您老知不知道,如今我们笨港当中,有多少像您这样年纪的老人呢?”乱世也好,灾荒也罢,对于老弱妇孺来说,最先牺牲的,总是他们这些弱者。数千里奔波,徒步而行,能走到月港这个几乎算是明朝大陆的最南端,还能撑到最后的老人,真的可以说是万里挑一了。

    “连老夫在内,不过七人而已。但是我们也可降低一下标准嘛,让五十多岁的老人们也参与进来啊!”朱英福对此也是有所思考的,在大家提问之时就已给出了解决办法。

    “可您可知道,这些老人当中,到底有多少人是手脚利落的、有多少人不是耳背健忘的,又有多少人能够有充足的精力,睿智的判断应付营地里日趋夜涨的邻里纠纷呢?”场上中有那野心之辈,想要在营地里谋求到一席之地。

    大家七嘴八舌地在场中讨论开来,然而他们不在意李天养他们所设计的制度是否可行,反而更加在意的是这套制度的施行者。老人们想要大家沿袭旧制,通过乡老制来调解、判别邻里之间的纠纷;而中年人们,则希望李天养给他们这些精力旺盛,小有名气的人一个出头的机会。

    “我这里有一个数据,上一个月,我们的队员接到和处理的纠纷有八十三起,这一个月,自从五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