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各种车辆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世界科技发展 中国古代各种车辆 (第1/3页)

    早在商代,我国车工已经能制造相当高级的两轮车,车轮有辐条,结构精致华美。周代已经采用油脂作为轴承润滑材料。春秋战国时期除了出现高架车辆巢车等新型车辆以外,还特别注意薄弱环节的加强,如车轮上出现夹辅等。

    在汉魏时期,盛行独轮车。独轮车在当时是一种极经济而应用很广的交通运输工具,在交通运输史上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发明。《三国演义》中所着力描述的“木牛流马”,据许多人研究,就是一种独轮车。同时也出现了四轮车。

    南北朝时期出现驾十二条牛的大型牛丰;又出现磨车,把石磨放在车上,行十里磨十斛。还有用石油做润滑材料的记载,以及装二十个轮子的车。五代时出现三轮车。明代为了运输建筑材料,曾经设计制造性能良好、山地和平原都能适用的八轮车。清代出现挂帆的独轮车和四轮铁甲车。

    在车辆发展的过程当中,从机械结构方面来说,尤其重要的是指南车和记里鼓车的出现。

    从三国时期开始,历代史书差不多都有记里鼓车和指南车的记载:但是比较简略。直到宋元时期,《宋史》才详细地记载了它们的内部齿轮构造。

    指南车是一种双轮独辕车。车上立一个木人伸臂南指。只要一开始行车的时候木人的手臂向南指,此后不管车向东或向西转弯,由于齿轮系的作用,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在宋代,燕肃于宋神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造指南车,后来又有吴德仁于宋徽宗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再造指南车。这里介绍的是指南车的基本原理。指南车上的轮和齿轮如下:

    足轮二个,直径六尺,圆周十八尺①:

    小轮二个,直径三寸;

    附足立于轮(齿轮)二个,直径二尺四寸,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