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第三十九回 (第2/3页)

里外的什么地方呀。所以今晚上请各位来商量一下,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才能够让大家伙安居乐业。”

    “这事都听大哥的,一切都由大哥说了算。”大家众口一词地说。

    “别、别都听我的。按你们的说法我只是一介书生,充其量也就是比较能掐会算。而我们这次是要选一个安身之地,这一要能种粮、二要好防御,三嘛,还要有发展潜力的。但我既不会种田、又不会打仗,所以这次不能听我的。”

    “哪,我们听谁的?”

    “听那些会种田和打仗的。今晚咱们就商量好,怎么样的地方才是个既能种田又好防御的好地方,遇到了咱们就停下来,也算安定下来了,好不好?”

    众人哪有说不好的道理,当下就各自出谋划策了起来。

    岳飞、杨再兴、余化龙几个说道:“太行山就是最好的防御了,我们一定要沿着太行山边走。”

    张蝶影和汪冷桃也说道:“是啊!这太行山里的矿藏也丰富、林木又多,也符合了有发展潜力这一条。”

    “哪,什么样的地方最适合种田呢?”江山问道。

    这下子,可把这几位武将和现代人难住了。他们面面相觑,真的不知怎么选了。

    “老李大哥、小秋兄弟,你们是庄稼把式,你们说说什么样的地才是好庄稼地?”江山也不为难岳飞和张蝶影他们,向下面的两个小队长请教道。

    这老李和小秋都是在磁州城外那场大雪后入伍的人,他们做梦都想不到江山会征求他们的意见,他们受宠若惊地看着江山,竟然呆了。

    过了一会儿,小秋才回过神来:“老李、江大哥问你话呢。你说不说,你不说我可说了”他毕竟年青、接受新事物毕竟也快,见江山等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更是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俺爹以前说了,这庄稼地呀,顶好的要数平整大块的黑土地,就像我们乡里陈大财神的那些地一样,打得庄稼比我们多多了,而且伺候起来也容易”

    小秋还打算独演“一言堂”的时候,老李憋不住了:“得、得、得,看来你爹也不是什么好庄稼把式。最要紧的,他咋没跟你说?水泡子——这地里要是有上几个水泡子,那才是真正千金难买的好地呢。”

    “李大叔,什么是水泡子?”姜宇不解地问道。这也难怪,他一个生长在南方的城市孩子,能理解黑土地已经不容易了。

    见到姜宇这“贵公子”彬彬有礼的相问,原本木讷的老李更不会如何解释了。姜宇回过头看了看他那位无所不知的妈妈,他的妈妈连喝了七天的“童子百花汤”之后,身体比原来更棒了、话和笑容也比原来多了。而这次,福缘却只能给他一个抱歉的微笑。

    “哟,我们无所不知的福老师还有不知道的事呀?我也想就这个问题请教一下福老师呢”江山的老家就在黑龙江,他当然知道水泡子是什么?只是有点恼福缘自从伤好了以后,完全漠视了他的存在,难得有这么一个机会,他忍不住用起了激将法。

    “你”福缘还差点就上了当,但只是差点。只见她对着满脸坏笑的江山施了一福:“小女子不才,错蒙江先知抬举了。”然后一把拉着小姜转身走出大帐,这一举动又把江山呛得个目瞪口呆。只苦了帐中了一群人,碍于江山的面子,想笑而又不敢笑,都快憋出内伤了。

    福缘走后,他们又聊了很长时间,最后决定让天亮后由赵二的探行先锋队护着老李和小秋等人分成几支沿着太行山脉向前走,探寻合适的黑土地,而大部队则在原地等待消息。

    江山本以为这次的等待最少也得十天半个月的,因为想在厚厚的积雪下面探寻出大面积的黑土地谈何容易啊!所以,第二天的大早,他在为赵二老李他们送行后,先看了看杨再兴他们各自营地里的情况,再抓来张蝶影她们几个女子,回到大帐商量着准备过年的事。

    “噢耶!要过年罗。大叔,你要给我买新衣服、你要给我发大红包”汪冷桃像个孩子似的串来串去。可很快,她发现气氛不对:除了凤凰以外,她的大叔和福缘姐的神情怎么就没有半丁点的高兴劲,而张姐还搂着小姜流眼泪。

    天啊,我怎么忘了这是在八百多年前呢?还哪壶不开提哪壶,说什么买新衣服,张姐肯定又想起她的宝贝儿子了。自己前年、去年不也都是过年前半个月陪她去韶关步行街给她儿子买新衣服的吗?

    “啪”江山他们听到一声脆响,回过神来一看,原来汪冷桃在打自己的耳光子。“啪、啪、啪”汪冷桃还在一下又一下地打着,半边脸都红了。凤凰看不过眼了,拉住她的手说道:“桃子,你这是为什么呀?快过年了,不是应该是高高兴兴的吗?你们那过年兴哭还兴打自己耳光吗?”

    “嗨,谁兴打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