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抓壮丁李虎逞凶

    第4章 抓壮丁李虎逞凶 (第2/3页)

了祠堂的大厅,吩咐李虎就着一张松木做的四方饭桌研墨铺纸。一个士兵将一杯滚烫的热茶递到了他的手上。

    一会儿功夫,茶喝完了,墨磨好了,纸也铺好了,李虎恭敬地站在桌边,请乡长大人挥毫。黄乡长从马鞍上取下了一支大号的狼毫,在墨砚里轻轻烫了几下,微闭双眼,凝神静气一会,便在宣纸上游龙走凤刷刷地写了起来。写毕,从怀里摸出一枚红色的印章,沾上红色的印泥,啪的一声压在上面。

    一士兵们在一旁看傻了眼。黄乡长吩咐道:“兄弟,请将它糊在祠堂的外墙上,尽量贴高一点。”然后,跳上马背,抱拳告别。圆滚滚的李虎跑出来送行时,黄乡长已骑着大白马,沿着石板路得得得地往山脚的码头跑去了。

    士兵们将黄乡长写好的这张纸一糊到青砖墙上,一群目不识丁的梅村村民,马上围到墙边看。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不知何意,个个一脸茫然。这时,一位穿灰色长衫带着老花眼镜的私塾老先生,从祠堂旁走过,村民们忙喊道,“张老先生!张老先生!请过来帮帮忙!”张老先生见状跑了过来,他眯着眼睛瞧了一会,便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读给村民们听。

    大意是:日本本东夷蕞尔小国,累世受我华夏恩典。然心智冥顽不化,强盗本性难移,恩将仇报,掠我国土,杀我人民,涂炭生灵,无恶不作。蒋委员长号召地无分南北,人无分东西,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国民群起响应,众志成城。今日寇铁蹄即将踏入我潇湘大地,家园或将玉碎。望梅村有志青年,奋起抗争,慷慨从戎,报效党国,与日寇决一死战。云云。

    很显然,这是张情真意切、慷慨激昂的征兵公告。

    一听完,梅村村民无不面带惧色,一时皆作鸟兽散。

    公告张贴三天,仅仅两个人报名:李才信、李小蛮,况且这两人的父母还死活不肯。

    原来,面对敌寇入侵,梅村人虽义愤填膺,然早已风闻东洋兵虽如武大郎一般猥琐矮小,却个个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挖人心,吃人肝,杀国民党兵如割韭菜一样,谁还敢将自己的亲骨肉往虎口里送?

    征兵无果,上峰又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一个劲地死催,束手无策的陈连长又急又气,便叫勤务兵提了一盏马灯,穿越茫茫夜色,跑上门找保长李虎商讨对策。

    此刻,保长李虎正躺在自家的茶几边,优哉游哉地哼着湖南花鼓调,品着益阳安化黑茶。梅村人人知道,保长李虎至爱有二:一曰女人,一曰安化黑茶,皆孜孜以求的。

    不知从何时起,李虎就对安化黑茶情有独张。此茶为湖南安化所独有,渊源可远溯宋代。明清时期极盛一时,声名远播,远销欧美。此茶喝起来滋味醇和,有松烟香。据说须经炒、渥、蒸、踩等繁琐的工序方可精制而成,自然也比一般的普洱茶更为金贵。见李虎有此嗜好,梅村欲找李虎办事之人就投其所好,一捆一捆地从宝庆茶庄买来孝敬。如今他家的几个木柜都装满了安化黑茶,各种年代,各种型号都有,开个安华黑茶茶庄绰绰有余。

    见陈连长虎着黑脸亲自找上门来,这个在保长任上混迹多年的老江湖,心里已明白七八分。连忙起身笑脸相迎,请陈连长就坐喝茶。

    “喝过鬼哦,才两个人报名!”陈连长叹息道,将茶杯推在一边。他嗓门粗哑,贵州话腔调很重,“到”字拖了半晌的音才打住。

    “老弟,急么子哦,再等等看嘛。”李虎巴拉着三角眼瞧了陈连长一眼,笑道。

    陈连长勉强坐下。

    李虎堆着笑脸,殷勤地泡茶,斟茶,再泡茶、斟茶。

    十几杯茶下肚,太阳也落了西山,征兵的事李虎硬一个字都不谈。

    茶水并没有浇灭陈连长一肚子的闷火,反而越浇越旺。他便气咻咻地跑回了李氏祠堂。

    屁股没坐稳,勤务兵送来一份密函。陈连长解封一看,原来是部队和县府联合下文,言战事吃紧,前线急需补充兵员,要部队和地方密切配合,立马抓壮丁。

    此时,保长李虎也收到类似公函,函中明言:每抓获一丁,甲长奖银元一块,保长奖银元两块。

    李虎大喜过望,马上提着马灯一溜烟跑到李氏宗祠。

    见到陈连长后,两人坐在床榻上,泡了一壶热茶,窃窃私语了大半夜,李虎方告辞回家。

    次日晚上六时光景,村民们正趴桌上吃晚饭。石板路上突然冒出了很多荷枪实弹的士兵,他们都是陈连长前一天晚上从县里紧急调来的。梅村所有的出入路口也被封死了。梅村地势险峻,山脚是波涛汹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