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议开边大宋重兴 占先机时光如梭2

    第五回 议开边大宋重兴 占先机时光如梭2 (第2/3页)

是担心一是有损大宋名誉、二是担心周边部族到时以怨报怨,到时战祸连连,军费支出加大,受苦的还是百姓。"

    看下面的臣子都已经沉默下来,天子赵惇这才继续说道:"朕认为儒家所言'仁义',指的是对自己国家的百姓,而不是不顾事实情况,对所有外族皆是如此相待,那根本是在犯傻。朕早就已经说明:凡我大宋百姓,朕一视同仁,不因出身、民族而有所不同。至于那些不服教化的外族,敢于与大宋作对,就要准备着大宋的报复,朕不会以一还一,朕会以一还十!"

    "陛下此言才是正理,想汉唐之时,我中原王朝威名远播,靠的不仅仅是武力,更是靠容留天下的宏大气魄。"看天子停了口,翰林承旨、端明殿学士许翊出例向天子深施一礼:"全以武力压服周边终究不妥,也免不了再起战端。"

    "许卿不会认为,朕只要龙成近卫禁军以血醒征服河湟各族,以杀戮平定边患吧?"

    "陛下自主政以来恩威并用,大宋才有今天蒸蒸日上的国势,老臣再怎么愚钝,也不至于连这点都不懂吧。"许翊一脸轻松的回答了天子的问话,他已经是两朝的老臣,平素对天子的施政也持赞成态度,自是不担心天子会怀疑他有什么其它的想法,但话还是要说完的:"臣是想提醒陛下,既然是恩威并施,龙成近卫禁军已经收回河湟地区,这地方官员的任命就要跟上。如果有个万一,当年之事只怕又会重演,那就白费功夫了。"

    "许卿这点可以放心,朕已经挑选了部分官员准备派往河湟地区,而且,此次录取的进士,也会有一部分派往河湟,以便他们尽快掌握实务,早些能成为朝廷的可用之才。"天子赵惇这才淡然一笑,把自己早就考虑好的打算说了出来:"此次前往河湟地区的官员,以集贤院大学士、宣徽院副使辛弃疾为首,愿意同去的官员也可自请前往。只要能牢牢地控制住河湟地区,所有在当地任职的官员加三级选用。"

    第四节

    临安武校学政、清河公张义捻着自己的胡须,皱着眉头一边思索,一边出言提醒:"看来陛下考虑的已经是比较周全,但河湟地区北部与西夏接壤,只怕他们不会眼看着我大宋控制河湟,一定会惹出些事来。而且,大金也不可能看着大宋控制西部各族,定要破坏。"

    时光如梭,当年的老将军有的已经离去,还在世的大都也退养在家,现在仍然留在朝廷的也只留下了清河公张义数人。做为唯一一个还拥有丰富战场经验的中兴名将,张义当然是尽自己所能尽量帮助朝廷实施西进战略。

    "张公爷说的没错,大金和西夏都不会看着大宋轻易控制河湟。不过,西夏现在想阻挡大宋也没那个实力,他们自己还自顾不瑕。夏主李仁孝现在已经无法控制自己内部之事,下面的人争权夺利十分严重,西夏已经不是前些年那个积极进取的西夏了。"一边的资政殿大学士、枢密副使王德开了口,他摇摇手:"至于大金,他们这次迁都和天灾导致国力受到很大影响,暂时也没能力阻止大宋西进。"

    "既然得到了河湟地区,就一定要守住,可不想白花力气。朕还准备下旨,让百姓们自愿迁往河湟开边,此事,由中枢和户部协商之后,拿出个优待西迁百姓的办法来。"

    天子赵惇对西征事务做了个最终的结论,然后举杯起立,吓得臣子们也连忙随着起立:"诸位,大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希望诸公以国家为重,以公心侍国。等到我们重回汴京的时候,朕会在汴京宴请复兴我大宋的功臣。"

    听到天子最后这句话,不少臣子是热血沸腾,可也有不少人心头直打小鼓:这简直就是在向大金发战争信号嘛!

    不过,想想大金这几年的作为,臣子们也只能对一北一南这两个举世少见的君主摇头叹息了:一对疯子皇帝!就是不知道,最后获胜的是谁。

    宴会之后,天子才宣布了殿试的三科状元:文科海天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