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人生专列第几节(62~65)

    第283章 人生专列第几节(62~65) (第3/3页)

每有收获,我想你一定也没有嫌弃过。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若不及时记录下来,就有被遗忘的可能,那将是非常可惜的。

    我们有时候因为忙碌,疏于记录,有时候,因为睡觉懒起身,心想过会或等次日起床后再作记录。遗憾的是,那时十有八九想不起来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火花就这样燃灭了。若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除了冥思苦想,勤于笔录是不可或少的。

    65.花果飘香忆花农

    叶企孙(1898~1977),终身未娶,一生治学赶在空白处栽种科学花,结出了像李政道,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等丰硕之果。果实很甘美,花却鲜为人知。

    叶企孙先生生于上海,性情温和,务实求真,脚踏实地,敢为人先。1915年,在清华学园创立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会员守则是:不谈政治,不谈宗教,宗旨忌远,议论忌高,切实求学,切实做事。20岁留学美国,后攻读哈佛博士学位。27岁学成回国,在清华执教。当上清华物理系主任后把聘任第一流学者到清华任教列为头等大事。从1926年到1937年,先后为物理系和理学院聘来了熊庆来,周培源等一批知名学者。

    1929年组建了清华理学院,其中包括算学,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地学六系。叶企孙先生曾撰文说:“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社会立得住脚。”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于自然科学,为我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问政治的人,在1968年,已经70岁的老人被认为是“***特务”遭到逮捕,入狱一年半,后由红卫兵组织隔离审查,健康每况愈下。但他从不感叹自己的人生,从未向人提及过自己的悲惨。岁月沧桑,他早已把一切看淡,他拥有一个科学的头脑,能坦然面对世事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