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节外生枝(中)

    第六十三章 节外生枝(中) (第3/3页)

和田城的围困,紧接着全军包括纪伊来的外援在内,一同后撤了足足十里地。

    如此一来,世人便皆知,伊势贞兴的政策是“招抚”,而这个“招抚”的手段似乎也很对路子,战乱看上去马上就要平息了。

    当天的局势,很快也开始传开,看热闹的觉得意犹未尽,不过大部分当地人还是期望看到和平的。

    与此同时,另一个说法也在近畿的酒馆、旅社和行商人之间流传开了。据说变乱的产生,全都是幕府代官们(即饭尾贞遥、御牧益景两人)肆意妄为,压迫领民,改变了上一任平手中务大人的“善政”,才导致僧人和神官们无奈之下起兵反抗,只要把罪魁祸首处理掉,再将法令改回平手中务大人时期,事情就能圆满解决。

    这个说法虽然无头无尾,却十分符合老百姓的思考方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首先大家对僧人和神官是普遍有好感的,不愿意相信这些高僧大德会作乱,宁愿相信和泉寺社众是被逼无奈的。

    其次,平手中务大人是远近公认的智将,传说级别的强者,他老人家定下的规章制度,自然也是蕴含了长远和深奥的道理。饭尾贞遥、御牧益景这两个无名之辈,想来也没什么本事,理解不了平手中务大人的原意也很正常。

    再者,这个说法非常符合“将军大人其实很圣明只是奸臣误了事”的逻辑。

    你瞧瞧,足利义昭殿下垂拱而治,平手汎秀大人运筹帷幄,四方才得以安定,孰料饭尾贞遥、御牧益景这两个既坏又傻的歪嘴和尚念坏了经,和泉的高僧大德们,无奈之下,举起刀枪,采用“兵谏”,险些要酿成大祸。幸得伊势贞兴这个“青天大钦差”慧眼识破,挽回了朗朗乾坤好世道。

    这剧情,写成剧本都能直接上演了!

    一片议论之中,许多人都忽略了,那个理论上应该与伊势贞兴并列为特使的一色藤长究竟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