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出发

    第四十七章 出发 (第3/3页)

    女子躬身应道,去找乘务员。而李天一在旁边听了几句,却陷入了沉思。“冯焕章”是谁,他知道是冯焕祥。“荩忱”是字。冯焕祥的手下里,字荩忱的只有…….。

    李天一不敢怠慢,走向这些人的桌子。一旁不语的年青的男子立刻站起,警惕的拦在他们之间。其他两位也疑惑的看着他,不知这人有什么事。李天一压抑着兴奋的心情对荩忱先生道:“不知阁下可是张荩忱将军?”

    那人一愣,犹豫了一下后坦然承认道:“鄙人张自忠,字荩忱。现任国民军十五旅旅长。”现在河南还在西北军第二军控制之下,他也不怕别人对他不利。

    “张自忠”这位民族英雄真的出现在李天一的面前,他反倒有些不敢相信了。那位蒋先生看到李天一惊讶的表情,雪上加霜的自我介绍道:“鄙人蒋方震,字百里。这位先生有何贵干啊?”

    听到蒋方震的名字,李天一不禁身体微颤。暗自狂喜的想,我这是拜了那座庙啊!今天遇到两位大神。

    蒋百里,华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与蔡锷、张澜、许崇智、张孝准、孙传芳等同窗。由于成绩优异,蒋百里、蔡锷、张孝准并称为“中国士官三杰”。 1937年出版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中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是国民党将领中的第一人。曾在1912年担任保定军校校长,培养了陈铭枢、唐生智、方声涛、刘文岛、张治中、陈诚等名将。

    他的一生可称之为传奇。1905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科第三期毕业后,1906年留学德国。武昌起义后,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 1912年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1913年,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1917年,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蒋百里正与梁启超等一起去欧洲考察。次年春回国,正值国内提倡新文化,一时如风起云涌。梁启超深感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决心放弃政治生涯,全力从事新文化运动,蒋百里积极参与,成了梁氏最得力的助手,号称“智囊”。他不仅出主意,更著书立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战将。1923年同胡适组织新月社。 1925年任吴佩孚部总参谋长。1938年将军在广西宜山病逝后就地敛葬,国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47年其好友陈仪等协助迁葬,起棺时竟然尸身不朽。其生前至交竺可桢大哭,曰:“百里,百里,有所待乎?我今告你,我国战胜矣!”一时众人泣不成声。将军遗骸火化后迁葬西湖。蒋百里将军的夫人,日本籍的左梅女士也是一位奇女,自22岁嫁给蒋百里将军就断绝了和日本的联系。抗战中她和中国女性一样为中国伤兵治疗裹创,不辞劳苦。将军去世后,在误解和怀疑中抚养五个子女,皆以中国文化传统为教育,不习日语一字,获得了中国人的普遍尊敬。

    传奇没有结束,蒋百里与左梅女士育有五个子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三女儿,武侠大师金庸先生的表姐,大诗人徐志摩的表妹。“中国航天之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夫人 “蒋英”。也是华国最杰出的女声乐教育家和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

    张自忠,不需多言。这是每一位华国军人都无比敬佩的抗日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是抗日战争中,华国军队牺牲将领中军衔最高的,牺牲后追授为陆军二级上将军衔。没想到这位民族英雄会在这辆火车上,更奇怪的是还和蒋百里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