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梓宫回銮

    第三百四十九章 梓宫回銮 (第3/3页)

人。载垣此时已然气极败坏,顾不得自己亲王的仪制身份,一把抓住传谕太监的衣领。

    “给我说清楚,你传的到底是皇上的‘上谕’,还是太后的‘懿旨’?” 因为皇帝才六岁,自然不会传什么“上谕”,但若说传的乃是皇太后的懿旨,则就明显违反祖制,所以载垣情急之下才有此一问。

    “祖宗家法,皇太后不得召见外臣,否则与垂帘听政有什么分别?” 太监自然不知所措,于是载垣一把摔开那太监,转身再次向奕欣等人重申了他的立场,也是祖宗家法的规定。

    “外廷臣子,不得擅入宫禁!老六你可要想清楚了。” 端华也急了,用手指着奕欣口出恫吓之言。

    “这些话,你们几位还是留着明天给皇太后当面说去。” 恭王冷笑着说了一声,然后便带领诸重臣扬长入内。

    载垣等人气急败坏之余,却实在无计可施,可也不甘心就此罢手,在值庐门口急得团团转。

    “二位王爷,事出反常必有妖,想办法调兵吧!”杜翰的脑门上也见汗了。

    “鸿举你说什么?”载垣以下的六个,全都傻了。

    “鬼子六必定有备而来,鬼知道他有什么诡计,赶紧派人给雨亭送信,想办法调兵吧!这北京是鬼子六的地盘,万一有什么不测就全毁了!”杜翰急的直跺脚。

    “急切间调谁去?我们哪里有兵可调啊!”端华也是直抖手,他昨天刚把行在带回来的步军的兵权交给瑞常。

    “不至于,不至于,咱们先静观其变,他鬼子六还敢挟持两宫和嗣皇帝不成!”载垣把大伙给安抚了下去,到现在为止,他们还认为两宫太后和他们是一边的。

    杜翰也没了办法,他虽然是八大臣的智囊,实际的二号人物,但是他和肃顺不一样,他根本说不动载垣和端华。这也是八大臣必然倒霉的一个重要因素,实际能主事的肃顺和杜翰,资历、威望、官爵都不够,台面上只能摆上载垣和端华两个草包。载垣和端华虽然废物,但他俩是铁帽子王,而且还是两代顾命,自然面上都得他俩说了算。肃顺能成为实际的领导人,不是他比杜翰高明多少,他比杜翰的毛病多多了。之所以大伙都听他的,就在于他能控制住载垣和端华。现在肃顺不在,杜翰根本说不动两个糊涂车子,也只能期望两宫太后能够用“天命大义”压住奕欣了。

    不过他们无比信任的两宫太后,已经再次对着这帮重臣演完了痛哭流涕的戏码,再次历数肃顺等顾命八臣在承德飞扬跋扈,矫诏揽权的种种罪状,在获得诸重臣的一致支持后,立即颁布三道奕欣事先早已拟好的上谕,主要内容为四大条。

    一、谕内阁及王大臣等妥议皇太后亲裁大政并另简近支亲王辅政事宜具奏;

    二、谕内阁解除赞襄政务王大臣职务,并派恭亲王奕等会议皇太后垂帘听政事宜;

    三、谕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革去爵职,交宗人府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严行议罪;

    四、特谕睿亲王仁寿、醇郡王奕譞将扈从梓宫的肃顺立即革去爵职,并即行逮捕,押解来京,同交宗人府会同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严行议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