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开国立宗朝议华夏 周王尚新风改陋俗

    第五回开国立宗朝议华夏 周王尚新风改陋俗 (第3/3页)

如何?”

    周王微笑道:“相宰说得有道理,当改改这个戎狄陋俗。‘自即日起周人不得抢亲,昏时婚礼改成早中晚均可举行婚典。’婚姻之大事,是否还有要奏事由,一同改之。”

    驸马上前奏道:“父王,儿臣觉得‘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也要改一改。”

    周王问道:“你觉得改为何龄为适宜?”

    “‘男十六而精通,女十四而能化。’此年龄觉得尚早了点,儿臣觉得‘男二十而娶,女十五可嫁’为相宜。”驸马回道。

    “那就规定:‘周人男子二十至三十而娶,女十五至二十而嫁。’此范围为适婚年龄。”周王又补充说道:“王子与庶人同礼”。

    祭祀官句柄起身奏道:“陛下,臣还有一事请奏,戎、狄之俗还有把抢去新娘当奴隶买卖婚姻和赎金敲诈勒索之事,臣认为也要改之。”

    “此条更要改之,除不得抢亲之外,不得买卖婚姻,句柄爱卿提醒的及时。”周王说道。

    掌占卜的卜官花萼(e)上前奏道:“刚才陛下所说‘有父子然后有君臣’,微臣是否理解为家天下中,一家人父子及孙为族,族以父为尊,一家人中夫妻以夫为长?此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族类之本也;君王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王,是四本也。”

    占卜的要夫权,看来好象在家里一定说了不算,怕老婆,老婆点头才算数。同时还鼓吹神权,君权,族权,夫权。

    周王赞道:“花爱卿不愧为花萼,就按花爱卿理解的一家之长为夫,一族之长为父,六口之家,家长不种地。”

    周王要周人的婚姻有所改善,在有所保障的情况下大力推行人口发展计划,周王坚信在这个时代只有人力,才有物力,方有国力。

    周王接着说出今天第二个议题:“人天下,还是以人为本,使周原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还要吸引外来人口和号召外邦人心向周原的倾向,人心的力量本王感受很深。天下人心的向心力,是本王将要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周王问:“诸爱卿有何提议?”

    现在众臣方感到明白了周王所说的话,“家,国,天下”的用意何在,方才明白周王胸怀大志,胸怀天下大局的君主之心,好久无人说话。众臣虽然心里明白,但都不知道度的把握,怕说过了。

    有一人站出,是师长季历,周王的三王子。“父王,儿臣有话要奏,不知当否?”

    “大胆的说。”周王用鼓励的眼光望着他,这是周王三位王子第一次参政议政,周王希望他们自己能够争气,有所长进,出人头地,脸上贴金。

    季历大声说道:“父王,刚才花卜所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族类之本也;君王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王,是四本也。这四本之中,先祖者,族类之本也,人都有寻根问祖之心,血脉相通之心,归根结蒂之心,想我先祖上追伏羲,伏羲者华胥氏之子,华胥氏脚踏雷神的脚印感应而生,雷电像龙,故伏羲谓龙,具备木德,木为青,故为青龙。但凡神州大地之后人,大都为青龙之传人也,我们也被称为龙的传人,华胥氏,简称华人。”

    “再追先祖黄帝,黄帝者,伏羲之后,华胥氏之后,华人之后,原姓公孙,生于姬水,故以姬姓,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我乃姬姓是也,姬水乃渭水之北漆水,沮水之地也,即我岐山周之地也,由此表明,我姬姓,黄帝正宗之脉也。”

    “黄帝生二十五子,十四得姓,为十二姓。居轩辕之丘,娶西陵之女为正妃,是为缧祖,正妃生二子,长子玄嚣,次子昌意。”

    “帝挚者,黄帝长子玄嚣生乔极,乔极生帝喾,帝喾娶娵訾(ju zi)氏之女生挚,挚之后华人也。”

    “帝尧者,黄帝长子玄嚣生乔极,乔极生帝喾,帝喾娶陈锋氏之女生放勋,挚毙,放勋立,是为唐尧。唐尧之后华人也。”

    “舜帝者,黃帝长子昌意生顓頊,颛顼生虞幕,虞幕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矯牛,矯牛生瞽叟,瞽叟生舜帝(姚重华)。舜帝之后华人也。”

    “夏禹者,黄帝次子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生启,为夏后启(即夏启),夏桀者,夏朝之末王。因此黄帝是夏的始祖,是夏人之祖也。”

    “大商者, 皇帝长子玄嚣生乔极,乔极生帝喾,帝喾次妃简狄生契,契得商,契后现商殷国国王子姓癝辛也,契之后,华人也。”

    周人者姬姓,祖先黄帝长子玄嚣生乔极,乔极生帝喾,帝喾元妃姜嫄生弃,弃即后稷

    后稷之后公刘,公刘之后到父王,我父祖也。华人也。”

    若取伏羲华氏之华字,取夏禹之夏字,两者合一者黄帝者居中,承上启下,黄帝者华氏之后,夏氏之祖也,可谓称华夏之族,我们都是华夏民族。我们的血统是华夏血脉。华夏者,同根连枝,同祖同宗同族,天下一家,华夏之后者,天下众多,渭水者,渭水之源,漆水,沮水之地,华夏之根,华夏之祖地,人心不古,寻根问祖,朝拜宗庙,人心所向之地也。”

    “当建华夏之庙堂,建周人姬姓之祖庙,庙堂之上,先祖在天,供奉朝拜。”

    “华夏之人,木德之后,故从木。以德恩泽天下,天下华夏之民归心先祖之圣地,必也。”

    “父王,儿臣综上所述,不知说得对否,请父王教正。”

    季历一口气说了自人文始祖伏羲到黄帝,到夏禹,到商汤,到先祖弃,到父王姬亶,到自己,如数家珍,滴水不漏,把华夏阐述的准确无误,神采飞扬。

    周王听得入神,没想到孩子如此了得,对历史,对先贤,对家世如此地了解,从没想到过,周王平时忽略了他们,看来好象他们成熟了,真的长大了,看来好象真的派上用处了,周王感慨万端,为儿子感到自豪,为儿子感到荣耀,一时间没有说话,也无人说话,一片寂静无声,大家被他说得愣住了,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等了瞬间后,周王击掌叫好:“三王子说的妙哉,真是独辟蹊径,其思妙想,归纳推理的准确无误,好,非常好,就按你所说,从今以后,我等就叫华夏之族,立华夏庙堂,立华夏祖庙,开辟华夏圣地,供华夏之民,朝拜华夏之祖,立我华夏神威,哈哈。”周王开心的大笑道:“华夏民族从此诞生。”

    公元前1156年冬,在季历的提议下,周王姬亶的诏告下,“华夏民族”开始诞生。

    “着司空选吉日开工典礼,建华夏庙宇。华夏之民,向往的地方,华夏之民,朝拜的圣地。同时开工建周人姬姓祖庙。”周王下诏。

    “是否还有好的建议和想法奏上来一同办理?”周王问。

    一人站出,是二王子仲雍,二王子说道:“父王,三王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华夏民族的影响力想必是千秋万代,得到普天之下华夏之民的认可和赞同,儿臣也在想锦上添花,在建华夏之庙堂之时,在建一标志,标示着华夏之后,龙的传人。青龙为木德,故从木。以德行天下,立参天木柱,以龙盘绕柱上,飞龙在天,以表华夏之人木德行天下,以表华人是龙的传人,谓华表是也。将华表立于王宫前,标示着我国是华夏之国,华夏民族之国,此为天下华人的标识,华夏民族的标志性建筑,标识容易接受,容易记得,容易产生共鸣。华夏民族一词,待十年,百年之后,定得到天下华夏之民的肯定,得到天下人的认同。”

    周王没想到二王子也很有想法,想法很大胆,很有创意,很到位,觉得脸上贴金,很光彩,于是赶紧表态道:“二王子所说真是有画龙点睛之妙,着司空一同建造。”

    华表在周王二王子仲雍的创意下,开始继承进化发扬光大。虽然与诽谤木有点借鉴,但还是有很大差异。

    “今天之会到此为止,明天同一时辰在此会商。” 周王说完在二名宫女陪同下回到后宫。

    众臣散去。卜官花萼凑近三王子点头哈腰道:“三王子国才也,华夏之民族,立意之高,无人堪比,位及天下。”花萼仔细的观察力和锐敏的第六感官,直接告诉了这位占卜者,三王子王之相也。他没有说穿,只是说位及天下,说完没等三王子答话,已转身走了。三王子还没领会此人说的话,此人已走远,也就没有在意他说的话,只当是恭维自己而已。三王子还在兴奋之中,因为父王今天的赞语和今天自己表现得出色而兴奋,因为他还小,才十七岁,尚未成家,按照今天颁布的婚姻年龄标准,三年后他可成婚了。三王子季历人长得人高马大,八尺之躯,体壮胳膊粗,虎背熊腰,双手过膝,脚长如板,力大如牛,身配宝剑,风流倜傥,文武双全,尤其对算术十进制,奇数、偶数和倍数的计算,精到无比,时人会者寥寥无几。三王子更对历史和人文感兴趣,研究历代战争要义,精通战车布阵,根据井田助法,就是画地面为井字形,分为九区;八区分配于八家之民,称曰私田;其中之一区,八家合力耕作,谓之公田,根据此井田制里的九区格,独创九宫阵法,九宫剑术,九宫掌,九宫算术。---------,奇才。周王不知道儿子会这些,只知道安排很多老师教孩子们学习本领,还没了解孩子们所学知识面是什么。以前姬亶陛下每天想的是如何对付犬戎、北狄的侵略,没时间顾得上孩子们的学业。这在理解之中,好在孩子们争气,学有所成,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