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奉天祭鬼仕君建庙 尚贤尚德周王封官

    第六回奉天祭鬼仕君建庙 尚贤尚德周王封官 (第3/3页)

岁,万岁,万万岁。”

    “四位爱卿平身。”周王觉得这话确实受用。

    相宰继续进行宣布:“内阁大臣华兴,管理王室各项具体事务。由国王陛下直接领导。”

    内阁大臣华兴上前行大礼,双手抱拳说道:“谢陛下,微臣定会报效王上陛下,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周王觉得这词看来好象要流行了,变朝语了。

    相宰继续宣布:“司农,泰伯,管农事。由国王陛下直接领导。”

    司农泰伯上前行礼道:“祝父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农平身。”这小子会拐弯了嘛,周王想。

    相宰接着宣布:“司徒梁醇,掌土地徒役;由国王陛下直接领导。”

    司徒梁醇下跪行礼道:“祝父王福如沧海,寿比岐山,父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话怎么觉得更好听点,周王笑道:“驸马孝心,平身。”

    相宰接着宣布:“畋正熊诇,掌土地;啬正曾收,掌粮食收藏;牧正姜启,掌畜牧;兽正嬴夫,掌狩猎;鱼正偃台,掌管鱼业;酒正仓满,掌酒业;林正包柯,掌管林业;河正祁龙,掌管河道水库;船正姚电,掌管船;司工陈仓子,百工之长。以上人员,受制于司徒。”

    众人上前跪拜,齐声说道:“谢陛下隆恩,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周王说道。

    相宰接着宣布:“司空,归心,掌外地籍田,掌建筑工程。由国王陛下直接领导。”

    司空归心慢腾腾的,迈着八字步上前拜倒在地,又慢腾腾的说道:“谢主隆恩,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司空平身。”“这家伙跟我套近乎,谢主隆恩,我又变成主子啦。”周王想。

    相宰宣布:“太史,风不骇,主管册命、制禄、祭祀、时令、图籍。由国王陛下直接领导。”

    太史风不骇,是搞礼仪的,很讲究礼仪规范,迈着沉稳的步子,上前行大礼,双手趴地,头磕地,朗声说道:“谢万岁隆恩,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身子还没移动。直到周王说:“太史平身。”方起身站好后,不急不慢的回到座位,这是标准礼仪姿势,表率。

    相宰接着宣布:“六大天官,大宰,梁山木;大宗,句柄;大史,韦驮;大祝,遂川;大士,戎倥;大卜,花萼;及乐工之长少师,彭泽;掌教育贵族子弟学习官国老,龙湖水。受制于太史。”

    众人上前跪拜,齐声说道:“谢万岁隆恩,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周王说道。

    相宰接着宣布:“上卿大夫无花寒;左大夫笛中闻;右大夫月山明;外卿大夫斯人;内卿大夫黄云白;司市乌衣巷。”

    众人上前跪拜:“谢万岁,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周王说道。

    相宰接着宣布:“外封官,男爵,尹顿,为王朝服役的男爵封地于永寿。”

    尹顿上前跪拜:“谢万岁隆恩,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周王说道。

    宣布完毕。相宰松了一口气,周王也舒了一口气。这封官也不轻松,做国王也是件很累的事。不单是脑力劳动,也是体力劳动。

    封官封出流行语,这在当时周国和以前的豳国是没有的,他们觉得绝对朝,众口一词,众口铄金,流行起来了,流行语:谢陛下隆恩,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祝吾王福如沧海,寿比岐山。尽管大商已经用了。

    有才。真有才,太有才。

    这个封官的仪式一直搞到中午,那就散了吧。“退朝。”膳夫髙取高声地叫道,因为他是管出纳王命的,还没安排专人干这事,只好自己来干了,也好出出风头,露露脸。

    众臣退去,各自兴奋回家,各自回家兴奋。

    三位王子今天也很兴奋,今天这阵势,尽管三公三司都已经具备,很多体制和大商保持一致,有的小改动,比如司工,大商归在司空部门,而周国归在司徒部门,但因为人员不足,无法配备大量人才,小国家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才,这些对于一个百里小国,已经足够多了。让他们感到充满活力,看到希望,周国刚开朝,就有大王朝之象,不得不让人兴奋。大臣们兴奋,王子们兴奋,包括王上也兴奋。大王子提议兄弟三人到花园里畅饮,二弟三弟叫好。

    后花园里瞬间摆好一桌酒席,三人坐定,大王子吩咐其他人退去,不需要侍候,说话不方便。酒过三巡,一爵二两,三爵六两,三人继续喝酒,说话开始坦言直说。二王子仲雍问道:“这个非不顺是何许人也?”

    “非不顺是先祖公非之后,即先祖姬非之后,非公第五世孙,改姬姓为非姓,算起来是我们的堂兄,比我们大,我们叫大哥,从大商国回来。”大王子泰伯说。

    “奥,原来如此。此人厉害,他的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叫的响,将世代流传。谁不想长寿,人之常情,理解之中。此话我可以断定,将流传千年,两千年,三千年。非不顺千古流芳,流芳千古,流芳百世啊。什么不顺,非不顺,那就是一定顺了,顺定了。”二王子嘀咕道。

    “二哥,你是不是喝多了,话说的怎么觉得怪怪的,听起来不顺耳,他说大话难道比“华夏民族”一词厉害?比你的“帝诺”一词厉害。”季历道。

    “华夏民族”流传万年,“万岁”流传一千年,两千年,三千年,大商的‘帝诺’只能流传一千年。”仲雍认真的说道。

    “二弟没喝多,头脑清醒,还有自知之明,没说自己的‘大商帝诺’可用一万年。一个帝诺用一千年,够厉害的了。你想用一万年啊!真相大白,迟早的事。‘万岁,万岁’只是说说而已,不伤大雅,长寿能真的万岁啊,千年狐狸万年精,真的成精了,你当是万年青啊,万年青,万年常青,是长青之意,形容它长青,加了万年来形容。华夏是人脉,代代相传的血脉关系,不是编的,是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当然传万代了,永无止境了,一个民族是不会灭亡的。”泰伯说。

    “泰伯大哥说的有道理,在理,干。”季历说着,三人将爵中酒喝了。第四爵,八两酒。八两不是半斤,已明确规定十进制,不是十六进制,继续喝。

    “大哥,你说是万寿好,还是永寿好?”季历问。

    泰伯笑道:“只要长寿,都好。”

    “那你说永寿是块长寿之地了,寿文化的发源地,那里有长寿面,什么时候一定要去吃。吃了长寿面就会长寿。”季历笑道。

    “那不是简单,让永寿男尹顿请客,你要吃多少长寿面都有,你想长寿多少岁就吃多少碗长寿面啊。”仲雍说笑道。

    “是啊,永寿男现在是男爵,再过两年就会变成什么爵了,侯爵。”季历举着手中的酒爵看了看。

    “三弟,为何?”仲雍问。

    “现在他有一城邑,有五千人,再过两年发展就有万人,万户侯快也,侯爵快也。”季历将手中的酒爵放下。

    “这是尹老用生命换来的,生命的代价,为国,为民,可敬,可佩,我们当永远记住。为尹老干一爵。”仲雍提议。

    三人将酒爵举起,先敬尹老,然后将爵中酒干了。

    “再继续喝就真的喝多了,喝多了就会说酒话,酒话就是胡话,乱说。”泰伯劝道。

    “酒后吐真言,让二哥先喝,让他先醉,让他吐真言。鬼、神、命,到底是怎么回事,让他吐真言。”季历笑嚷道。

    仲雍笑道:“让我先喝也行,那你们得告诉我真话,不是醉话,你们相信什么?大哥先说。”

    泰伯举起手中的酒爵说:“我相信酒爵中有酒,不相信酒爵中有酒鬼。”三人哈哈大笑。

    “大哥此话有水准,酒者粮食之精华;水,万物之母,酒水即物,大哥是相信物质,唯物论者,无神论者。三弟你相信什么?快说。”仲雍催道。

    “季历”季历说出两字。

    泰伯,仲雍对望了一下,仲雍笑道:“三弟我明白了,你是只相信你自己‘季历’。三弟厉害!了得。”

    “二哥,何以见得?”季厉问道。

    “季历者,三弟,季历即既利,利者,利益驱动,何为利益,财物,物质驱动。你相信物质,有钱能使鬼推磨。是其一。其二,利者,有利的,只要有利于自己,不管是牛、鬼、蛇、神,都既利。其三,利者,利侧刀,用刀得禾即利,刀者利器也,历下力,从武,武力,现任武官之长,三弟要以武定利。利者,包含万利。我知道了,三弟是要凭武定天下之利。三弟真是志向高远,雄才大略,佩服佩服。”

    “知我者二哥也,二哥你还没说你信什么?”季厉问道。

    “我是知鬼神而不近鬼神,这叫知之而知之,不知而不知,知与不知,只有自知。”三人被仲雍说得哈哈大笑。

    “二弟,你说安天下和平天下,那个好?”泰伯问道。

    仲雍说:“安天下以仁治,平天下以武治,安天下不如平天下来的快,平天下又不如安天下长久。应当两者结合,先安后平,先以仁安天下之顺应潮流者,叫顺势而安者,还有一种叫随遇而安者,于世无争者,以仁安之。以上两者以利驱动,以物为之,以仁服之。天下还有一种人,叫不随者,叫不安分者,不安者,动武力让其安份,平定不安,让其安,叫平安。平安则无事,天下恢复太平。”

    “若将以上三种人比成天下人,天下人分成三份,三份天下得两份,先以仁安定天下两份之人,以免这两份之人遭殃,以免伤害无辜,免遭战争之苦,余其一而动武,为了天下,只能让其先苦后甜,安定之后定要利之,否则将反复而攻。”

    “二弟真是一语道破天机。”泰伯赞道。

    “二哥给我上了一课,受益非浅,小弟铭记在心,永世不忘。”季历确实记住了,既仁安又武平。

    “二哥喝酒。”季历说。

    仲雍将一爵酒一饮而尽。在这爵酒中,仲雍知道大哥遇到麻烦了。酒中不语真君子。“再干一爵。”三人一起又干了一爵。这下仲雍真的醉了,要听酒话请听下回分解。话说着说着就醉倒了,大哥泰伯安排将醉倒的仲雍扶回去醒酒。三人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