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回 成王临朝复营洛邑

    第七十八回 成王临朝复营洛邑 (第3/3页)

的青铜器,已经超出它的本身价值。这就是世人一致认为“国宝何尊”。

    这是一段世袭体制的文书记载范本,文中说阨(何)的父亲死了,成王同意他继续世袭受封他的父亲的封地,也就说,诸侯国君去世以后,后代世袭其爵位封国,需要上报朝廷再次分封。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这句说明,周人自认是个小邦周,大商确实是大商帝国,周人这么说称大商,一直延续上百年之久。

    铭文文中的公氏,指的是公爵一类人物,圉(yu)公,通庾(yu),指的是担任周国主管粮仓仓廪(lin)粮食的官,文中的阨(何),就是担任成周粮仓的庾正官。庾,官名,其后人有一支庾姓。

    成王自洛邑成周回来数日后,五月一日,早朝。

    hé ping时一样,众臣叩拜,行大礼。高呼:“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成王没有接声,没有说爱卿平身,众臣跪着,过了好久,仍然没有说平身,群臣只好继续跪着,跪了半天,只听,御善大夫高声说道:“众臣跪着听旨,陛下谕旨,从今日起,所有群臣,不得自称老臣,为臣,微臣,等自称用语,一概统称自称为‘小臣’。王上自称为‘朕’。都听明白了?”

    “小臣明白。”群臣齐声回道。

    “好,众爱卿平身。”成王朗声说道。

    “朕,今天要知道那些人没有在朝,他们都干什么去了?”成王问。

    “回禀陛下,小臣统计了一下,有十一人没有到朝。”御史回道。

    “都到那里去了?”成王问道。

    “回陛下,司空没有到朝,据说是家里孙子周岁生日。”御史回道。

    “他向老臣告过假。”太师姬旦开口说道。

    “不要称老臣,刚刚下诏,太师忘了?”成王说道。

    周公旦愣了半天,终于开口说:“小臣知道了。”

    “嗷,一个孙子生日就不来早朝了,他可知道今天也是母后的生日,朕不是还来早朝了吗?太师,你说冉季侯能否担任司空一职?”成王发话说。

    周公旦不好说不行,只好表示说:“小臣认为冉季有足够的能力担任此职。”

    “好,就按照太师之意,任命冉季为司空,免去原司空一职,交司寇查办。”成王下令。

    “回禀陛下,司寇今天也没有到朝。”御史回道。

    “他家谁过生日?”成王问。

    “回陛下,他母亲八十大寿。”御史回道。

    “好,是个孝道的人,朕准他在家孝敬老人,做个尽孝的榜样。太保,你觉得卫康叔怎样?”成王如法炮制的问。

    “小臣觉得卫康叔是个司法专家,可以胜任司寇一职。”太保召公回道。

    “太师觉得如何?”成王问。

    “小臣附议。”太师周公不得不表示赞同。

    “好,就这么决定,朕任命卫康叔担任司寇一职,免去苏岔生司寇一职,让其在家尽孝,管理好苏国臣民。”成王任命。

    成王连续免了两位高官的职,这司空可不是一般人,司徒,司空,司马,三司之一,是主管建造的第一高官,能拿下他,就等于断了周公旦的朋党的一个臂,此事不同反响,群臣个个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反对。司寇苏岔生虽然没有三司的官位高,可他是周王朝的司法律令的第一把交椅,主管诉讼,治安,保卫要务,司寇苏岔生也是周公旦的死党,还算开国元勋。

    十一位未来早朝的大臣,全部被免去要职,还要清查其工作,这一下,大家都知道结果是什么,有几个能经得住清算的,涉及到的人不知道要多少,大家都赶紧想尽一切办法与他们划清界限,断绝关系,销毁证据,抹掉痕迹,以示清白。

    这突其如来的事情,让周公旦无法改变,因为任命的两个大人都是他的亲兄弟,又是自己封的诸侯君,表面上是他的系子,无可奈何之下,只好附议赞同,如不赞同,就与自己的兄弟结下梁子,又要闹出事端来。成王这小子,看来不简单,软中带刺,不经义间,干了惊天动地的事情,看来周公旦彻底败了,台要塌了,群臣都是墙头草,根据风向而飘,据风向而活,抗风能力差。这也难怪,为了生存,顺应潮流,所谓疾风知劲草,那是义气和气节,不是生活,为了生活,谁也阻止不了时代的向前发展,后浪推前浪,把你打在沙滩上。你不服,就闹吧。

    周公旦不服输,开始闹腾,“这小子,乳味未干,和老夫斗,老夫不咒死你。”周公旦开始搞他那一套,心里暗示法,给年轻的成王一个心里压力,这压力来自于上天,只有上天才可灭了他。上天不保佑你,你就等着上天收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