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回平王登基周都东迁(大结局)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回平王登基周都东迁(大结局) (第2/3页)

郑武公决计不从,郑武公说:“弑杀幽王,杀我父考的人,怎能同流合污,杀父之仇则不可不报。”

    许文公说道:“杀桓公之人,本是犬戎,这和平王无关,何况报仇雪恨,身在哪里不是一样?形式不同罢了,大丈夫何为计较小的斑点污垢,应不计前嫌入朝为卿,给郑公一日时间考虑,明日此时,在下再来拿答案。”许君说完告辞而去。

    郑武公回味许文公的话,觉得很有道理,“要想管住这个王侄宜臼,就得入朝为官,控制天下局面,报仇雪恨的形式花样多种多样,做大事者,不拘小节,也罢,入朝为卿。”

    不过郑武公提出两点要求:“第一,作为王叔,见了侄子平王不下跪。第二,南申小女入郑为妃。”郑武公要用南申之女作为人质,同时作为南申伯的女婿,可以保身,双重保险。

    许文公将此话带到平王面前,平王说:“王叔乃长辈,匡正礼制,这也是朕大力提倡的,王叔入朝,就按照宗亲礼制,长辈为尊,不下跪。第二条,申女入郑为妃,这也是好事,郑申和亲联姻,一解前仇,大家一家亲,可是外公最小的女儿还小,还没到嫁人年龄,等上几年,等小姨长大了,再行聘礼。”

    平王此时也只能委曲求全,放下身段,坐稳王位再说。

    郑武公成了第一个敢跟王上谈条件的第一大臣。这就是他的报复第一歩。

    有了郑武公的许诺,入朝为卿,担任司徒一职,迁徙东都的一大风险表面上用和亲谦让化解。郑武公走马上任,他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谋划灭掉东虢和郐国。谋划中,原因后续。

    也许这些说词,只是郑武公之后的掩饰变节的一个说法。

    东迁最后一个障碍,就是洛邑成周的城主,如何让其乖乖让出?洛邑城主可是宣王的庶子,也是平王的叔父,此人不好对付啊。

    许文公早就想好对策,说道:“陛下,洛邑城主,他们没说不,也没说行,没有明确表态,就是在看风向,此人与晋国侯姬仇交好,只要让姬仇入朝为卿,那么这是等于成功一半,另外,将成周边上的小邑留给他,再将新都向邑让给他,他何乐不为?”

    平王大喜说道:“爱卿真是谋略大才,此事还有爱卿去办。”

    许文公如晋。行贿,巧言,晋文侯入朝为卿。晋文侯也在谋划他的使命,他要借势灭北虢,以及虞国,耿国,谋划中。

    晋文侯如成周,说服洛邑城主姬双,迁居向邑,让出洛邑。

    一切从实际出发,搞定东迁障碍,乘下来唯一的大事,就是消灭西虢这个障碍。

    迁徙的路线中,潼关是走不了的,那是携王的王幾管辖范围,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洛河上游,沿着洛河经过卢氏,经过虢国境内,到达毛国,再到龙门,最后到达洛邑。这是一条最佳迁徙途径。这个迁徙沿线上唯一的障碍就是西虢。

    携王二年夏天,晋文侯晋升为三公。

    韩侯得知郑武公变节成为平王司徒,晋文侯成为三公之一,传来话说:“一帮弑君之人,乌合之众,宜臼起兵弑王杀父,卫武公代兄践踏君位,晋文侯弑杀其叔自立为君,鲁孝公弑君成性,郑武公忘了其父仇恨,认南申之贼做父,诸如此类王者公卿,会聚一堂,举不胜举,乌鸦一片,这样的群臣,治理天下,天下能安否?天下诸侯能不效仿?”

    韩侯此话一出,刺痛平王以及手下所有劣迹昭著的公卿,后果很严重,这是一定的。

    平王也不管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