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回平王登基周都东迁(大结局)

    正文 第二百九十一回平王登基周都东迁(大结局) (第3/3页)

怎么说,反正登基为王了,谁是最后的赢家,鹿死谁手,尚不清楚。

    晋文侯说:“看你韩侯还能神气多久,到时看我如何收拾你。”

    晋文侯上任之后,会盟卫武公,郑武公,许文公,秦襄子,合力攻打西虢。

    这次战役中军以晋文侯为主帅,郑武公为监军,会盟联合大军,将西虢四周全部围住,崤山和熊耳山以及秦岭东麓,四面围堵,将西虢围在当中,形成瓮中捉鳖之势,让西虢无法进出。

    西虢公姬翰总不能坐以待毙,全力反战,主力向北突围,因为黄河北部还有一个北虢之地,北虢也是他的地盘。

    双方交战三个月之后,西虢公战败,北虢驻军前来救援,姬翰安全退到黄河北岸北虢之地,西虢南部丢失,西虢公姬翰退守北虢之地,历史上北虢正式开始。

    晋文侯会盟联军也没有继续追杀姬翰,他们的意思,也就是夺取洛河沿岸迁徙道路而已。

    可就在这次战役中,携王无力出兵救援西虢,让西虢公姬翰失去西虢本部之地,屈退北虢,领土失去一半,这让西虢公姬翰心里非常不爽,这次战役为以后姬翰对携王的政局变故埋下隐晦的伏笔。

    卫武公、晋文侯、郑武公和秦襄子成为周平王东迁的功臣。这是一定的。

    平王启动东迁洛邑。这年秋天,晋文侯,卫武公,郑武公,许文公,秦襄子,以师从王入于成周洛邑,号称东都,世人眼里的东周从此拉开他的序幕。

    历史上此时没有东周这个称呼,是后世之人以都城的东西地理位置来划分年代的一个分界线,史学家因此说,西周灭亡,这是一句错话,此时,历史上只有一个周朝,哪来的西周?东周之分?世人根据《诗》中所说“赫赫宗周,褒姒灭之”而来定位宗周灭亡的言论。世人认为宗周,就是西周,习惯成为公认之理,公理不需证明,于是西周、东周依然存在于世人口中。此时,如果真有东周之说,那么,周平王就是推翻他的父王周幽王的不孝之王,父子相恶,这要背负千年的骂名,此时的周平王绝不会答应。一直到东周周赧王时期,封宗周为西周邦国,始有西周东周之说。

    公元前768年,历史上第十三代周王正式在东都上任(算上周文王,就是十四代王),开始他的长达五十年的为政生涯。历史上很多历史学家从迁都第二年768年开始为平王东都纪年。前面追认三年为周平王元年,史称公元前771年史纪,意在取缔携王纪年,以便延续衔接幽王纪年,这是周平王执一之后,后来追认的事情。

    周王朝历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翻开他的新的一页,周平王只是迈出东迁的第一步,因为还有一个周携王的存在。此时的周携王他是正统,天下诸侯大都以携王纪年,包括后世之人还是以周携王为正统年号,这也取决于幽王确实临终受命,而且有传国之宝凤化石砥厄宝玉为证,这是周王朝王者继位凭证(就如后世之传国玉玺),此时的周平王也就是自立为王而已。目前,依然是二王并立的时代,世人说西周结束于周幽王,这是不准确的,西周准确的说,应当在携王执政二十二年之后,周平王执一之后,方可言西周结束。但是,世人都这么说,本文也就就此结束西周故事,乘下来的故事,归属《东周王朝》。

    那么,如何解决周王朝二王并立问题,就是这个时期下一歩的重大问题,兄弟继续残杀,还是二王和平相处下去?周平王难道真的要成为弑父杀弟世间第一人吗?请看《东周王朝》如何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