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2/3页)

只要今日来的宾客,只怕皆会被明中信将他们的题字留作纪念,哦,不,应该是将这些人绑上他的贼船,今后只要有人针对明家,也总得掂量一下自己的份量。

    高,实在是高啊!寿宁候眼中闪过一丝钦佩。

    寿宁候心中对这次赏技会更加期待了。

    在明有仁的陪同下,寿宁候与张延龄缓缓步上了红毯,走向前方。

    “咦!”突然,寿宁候面色一变,看向旁边站立的旗袍女子。

    “兄长!”张延龄疑惑地看向寿宁候。

    然而,寿宁候仿佛没听见一般,目光灼灼地望向一个方向。

    张延龄一阵疑惑,顺着兄长的目光看了过去。

    咦!一瞬间,他双目圆睁,不可思议地看向那个方向。

    却原来,那个方向有一把椅子,下面乃是一个底座,呈圆柱型,圆柱型上面乃是一个座,这把椅子居然是透明的。

    刚才他们一时没注意,居然忽略了,毕竟,这把椅子乃是透明的,如果不注意,根本就发现不了。

    寿宁候显然是发现了这把椅子,惊讶无比。

    明有仁却是心中有数,笑道,“候爷,此乃是我明家工坊出产的琉璃椅,此番放于此处乃是为的这些礼仪女子,毕竟,从现在到赏技会完结还得很长一段时间,我家家主为了体恤这些为明家服务的女子,所以,才做了这些椅子,当然,普通的椅子也可以,但却有些不象话,故此,我家家主直接让工坊做出了这些椅子,一则,占地面积不大,二则也不易被人发现,三则,她们如果支撑不住,还可以保持姿势坐于椅上,安坐休息片刻。”

    这些?寿宁候一皱眉,他听到了这个词,目光四处扫射。

    哟,却原来,不只是这一位女子身边有,每位女子身旁皆有一把。

    寿宁候眼中闪过一丝震撼,要知道,用琉璃制作椅子,还放置于这光天化日之下,这手笔,可真心不得了啊!这明中信究竟想干什么?难道是想要炫耀一番财力?还是炫耀一番技艺?

    琉璃生产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李亢在《独异志》中就有过记载。

    到了元代,博山琉璃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其早期产品以珠、笄为大宗,还有簪、扣子等。笄,颜色以蓝为主,另有水晶、黑、白、茶晶诸色。明洪武年间,除内宫监在此设“外厂”,为宫廷生产“青帘”等贡品外,民间琉璃生产也日趋发展。景泰年间,博山西冶街有大炉4座,生产水响货和珐琅料。

    虽然琉璃在弘治年间已经有了极大发展,但是,毕竟琉璃工艺实在太过精巧,想要做到这般无色透明可真心是难啊!也不知这明中信究竟如何做到的,这工艺,如果放出去,可是要引起轰动的!

    哦,对啊!寿宁候想到此,眼中闪过一丝明悟,这明中信将这些琉璃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并不是他炫耀,而是想要将这制作琉璃的技艺展现一下,这必然与今日这赏技会的背后原因有关,且看明中信如何做吧!

    既然如此,他也就不再惊奇,收回了目光,望向明有仁,笑笑,“中信还真是大手笔,看来,他对此次赏技会极其重视啊!”

    明有仁笑笑,伸手延请,并没有再行解释。

    寿宁候笑笑,抬脚迈向了前方。

    然而,随着寿宁候、张延龄向前迈进,瞬间,五光十色的色彩闪烁眼前。

    二人瞬间吓了一跳,不由得看向脚下。

    却只见红毯之上一片五光十色,赫然镶嵌着一粒粒大小的琉璃,而这五光十色的光芒赫然就是它们发散出来的光芒。

    此时他们才发现,脚下的红毯之上不只是脚下有琉璃,好似整个红毯之上皆是琉璃,每两个琉璃之间不过间隔着一寸左右。红毯之上一有人走动,必然会有琉璃滚动,自然会发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耀人眼芒。

    二人震惊无比,这家伙,明中信这是将多少琉璃用在了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