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秉烛夜谈(一)

    第884章 秉烛夜谈(一) (第2/3页)

部队,准备夺回江陵。关羽也是累了,他也不知道,集结在麦城的到底还有多少兵力,也就同意了。

    就这几天的时间,让陆逊有时间调集大军,团团围住了麦城。虽然诸葛亮还在麦城,但陆逊显然已经顾不上了,相比得罪诸葛亮,陆逊更怕关羽跑回西川。

    让关羽跑回西川,刘备的大军,随时都可以冲出西川,与江东争夺江陵。让刘备方多关羽这样一员大将,对江东可是大大的不利。

    陆逊很清楚,得罪诸葛亮与得罪黄顺的区别。只要不动诸葛亮,就不会真正得罪黄顺。诸葛亮不是武将,不存在战场上误伤的问题。只要城破之时,大军进城,别冲击了诸葛亮的府邸即可。

    陆逊四面围城,形势万分危急。两天的时间,也让关羽发热的头脑冷静了不少,看清江陵形势已不可为,终于能够坐下来,与诸葛亮与众将讨论撤退的事宜。

    麦城兵马加上关羽带回来的兵马加起来不到五千,这些兵马,即使突围成功,也不足以抗击一路上陆逊的骚扰。所以,众人意见非常统一,必须请援兵。

    关羽及众将的意见,向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求救,诸葛亮的意见,却是向襄阳夏吟坊求救。

    上庸近,襄阳远。这回,关羽没有刚愎自用,而是同时向两边派出了人手。往上庸派出的是廖化。往襄阳派出的则是关封、关兴、关索、关彝一众关家将。

    这是祖渊派驻在诸葛亮身边的人如此建议的。祖渊知道,关羽难逃此劫,但让关家后辈跟着关羽一起死,太可惜了。所以,祖渊特意叮嘱,如果麦城危急,关家小将一定要先一步出城。至于诸葛亮,祖渊也相信,陆逊不敢把诸葛亮怎么样。

    诸葛亮说出让关封、关兴、关索、关彝突围襄阳方向,关羽不傻,一下就明白了诸葛亮的用意,叹息一声,便同意了。

    分别送走刘封和关家小将,剩下的就是做好守城,然后便是等待援兵了。晚上,诸葛亮在家,正逗弄着小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